沈酗
词语释义
谓嗜酒无度。
词语解释
谓嗜酒无度。
《书·微子》:“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孔颖达 疏:“人以酒乱若沉於水,故以耽酒为沉也。”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夏桀 ﹞不修 禹 之道,毁坏辟法,裂絶世祀,荒淫于乐,沉酗于酒。”《宋书·五行志四》:“是后宰相沉酗,不恤朝政,近习用事,渐乱国纲,至於大坏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沉酗之失,圣人所戒,虽王佐之才,得以赎过,其如名教何!”一说“沉酗”为淫酗,纵饮过度。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沉酗于酒”:“ 孔 以沉为沉溺,非也。沉之言淫也。沉酗犹淫酗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嗜酒无度。
引《书·微子》:“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孔颖达疏:“人以酒乱若沉於水,故以耽酒为沉也。”
汉刘向《说苑·敬慎》:“﹝夏桀﹞不修禹之道,毁坏辟法,裂絶世祀,荒淫于乐,沉酗于酒。”
《宋书·五行志四》:“是后宰相沉酗,不恤朝政,近习用事,渐乱国纲,至於大坏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沉酗之失,圣人所戒,虽王佐之才,得以赎过,其如名教何!”
一说“沉酗”为淫酗,纵饮过度。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沉酗于酒”:“孔以沉为沉溺,非也。沉之言淫也。沉酗犹淫酗也。”
沈酗的网络释义
沈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ěn
名词
(1)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伐沈。——《左传·文公三年》。 朱骏声曰:“ 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2)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3) 水名。沈水 旧名小沈河,俗称五里河。在辽宁省沈阳市南。源出县东哈达岭观音阁下,流入浑河,再流至三岔河注入辽河
(4) 姓
名词
(1) 汁
瀋,汁也。从水,審声。——《说文》
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为榆沈。——《礼记·檀弓》
布绞取沈,以和花汁。——《齐民要术》
(2) 又如:沈液(汁液)
(3) 沈阳市的简称 。如:辽沈战役
ché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m2 shim3 [海陆丰腔] shim3 chim2 [梅县腔] chim2 chim5 [台湾四县腔] siim3 tsiim2 [东莞腔] sim3 [宝安腔] sim3 |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cim2 dem4 sim3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sing2〗 〖dim5(tîm)[澄海]ding5(tî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沈 | 直深 | 澄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B | 深 | drim/dym | ɖʰĭĕ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
),凶声。“酉”与酒有关。本义:无节制地喝酒,酒后昏迷乱来)(2) 同本义
下邳周丘,无行酗酒。——《史记·吴王濞列传》
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3) 又如:酗戕(酒后杀人);酗讼(因酗酒而争讼);酗淫(酗酒淫乐)
(4) 撒酒疯
弟弼,好酒而酗。——《北史·牛弘传》
素酗于酒,戚党多畏避之。——《聊斋志异》
(5) 又如:酗讼(因酗酒而起争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g1 h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宝安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h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昫 | 香句 | 曉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xĭu | hyoh/xi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