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搁

shěn gē [ shen ge]
繁体 沈擱
注音 ㄕㄣˇ ㄍㄜ

词语释义

亦作“沈阁”。亦作“沉搁”。亦作“沉阁”。

亦作:沈阁沉搁沉阁

词语解释

  1. 亦作“ 沉阁 ”。亦作“沉搁”。亦作“沉阁”。犹搁置;耽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至四月十四日覆奏有词,旨下,乃不与有词二十四人数内,岂另俟机会耶,抑有所阻碍而沉搁耶?”《明史·汪若霖传》:“又有上言之而中变者:税务归有司,权璫犹侵夺;起废有明詔,啟事犹沉阁是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申饬铺递》:“每公文送到,沉搁层累,积日淹期。” 清 恽敬 《与李汀州》:“ 伊扬州 二次书来,止达后书,其前书不知沉阁何所,祈一讯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沉阁”。亦作“沉搁”。亦作“沉阁”。犹搁置;耽搁。

明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至四月十四日覆奏有词,旨下,乃不与有词二十四人数内,岂另俟机会耶,抑有所阻碍而沉搁耶?”
《明史·汪若霖传》:“又有上言之而中变者:税务归有司,权璫犹侵夺;起废有明詔,啟事犹沉阁是也。”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申饬铺递》:“每公文送到,沉搁层累,积日淹期。”
清恽敬《与李汀州》:“伊扬州二次书来,止达后书,其前书不知沉阁何所,祈一讯之。”

沈搁的网络释义

沈搁

  • 沈搁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shěn gē
  • 汉字详情

    shěn,chén [shen,che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PQ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LBU
    四角: 34112

    详细解释

    shěn

    名词

    (1)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伐沈。——《左传·文公三年》。 朱骏声曰:“ 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2)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3) 水名。沈水  旧名小沈河,俗称五里河。在辽宁省沈阳市南。源出县东哈达岭观音阁下,流入浑河,再流至三岔河注入辽河

    (4) 姓

    名词

    (1) 汁

    瀋,汁也。从水,審声。——《说文》

    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为榆沈。——《礼记·檀弓》

    布绞取沈,以和花汁。——《齐民要术》

    (2) 又如:沈液(汁液)

    (3) 沈阳市的简称 。如:辽沈战役

    ché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sam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m2 shim3 [海陆丰腔] shim3 chim2 [梅县腔] chim2 chim5 [台湾四县腔] siim3 tsiim2 [东莞腔] sim3 [宝安腔] sim3 |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cim2 dem4 sim3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sing2〗 〖dim5(tîm)[澄海]ding5(t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深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drim/dymɖʰĭĕm
    gē,gé [ge]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UTK
    五行:
    仓颉: QLSR
    四角: 57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阁声。本义:放,放置)

    (2) 同本义

    况且我又年轻,不压人,怨不得不把我搁在眼里。——《红楼梦》

    (3) 又如:搁手(放开手,作罢);搁开(放下,放开);再搁点糖

    (4) 停顿;耽搁

    原来这一向因凤姐病了, 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红楼梦》七十回

    (5) 又如:延搁(拖延耽搁);这事搁一搁再说;搁煞(方言。谓搁置不周转或不流通;耽搁);搁误(耽误)

    (6) 另见

    动词

    (1) 经受,承受

    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红楼梦》十六回

    再结实的身子骨儿,搁得住这么折腾吗?

    (2) 又如:搁栅(支承地板、楼板或天花板的梁)

    (3) 另见

    英文翻译

    place, put, lay down;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 潮州话:go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