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

qì dí [ qi di]
注音 ㄑ一ˋ ㄉ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汽笛 qìdí

(1) 一种使空气或蒸汽强行输入一个空洞或输向一薄薄的边瓣使产生一种尖锐的哨子声的装置

工厂汽笛
whistle

(2) 靠蒸汽的作用产生声音的哨笛;尤指装在蒸汽锅炉上的这种哨笛

steam whistle

词语解释

  1. 利用蒸汽,使其从气孔中喷出而发出很大音响的发声器。一般装置于轮船、火车或工厂中。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在船上我们只说了几句话,我就被汽笛声赶了下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远处传来工厂的汽笛声。” 叶圣陶 《隔膜·欢迎》:“汽笛响了响,车轮又徐徐转动,载着列车东去了。”

  2. 指汽车上的喇叭。

    鲁迅 《彷徨·弟兄》:“忽而远远地有汽车的汽笛发响了,使他的心立刻紧张起来。”

引证解释

⒈ 利用蒸汽,使其从气孔中喷出而发出很大音响的发声器。一般装置于轮船、火车或工厂中。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在船上我们只说了几句话,我就被汽笛声赶了下来。”
曹禺《日出》第一幕:“远处传来工厂的汽笛声。”
叶圣陶《隔膜·欢迎》:“汽笛响了响,车轮又徐徐转动,载着列车东去了。”

⒉ 指汽车上的喇叭。

鲁迅《彷徨·弟兄》:“忽而远远地有汽车的汽笛发响了,使他的心立刻紧张起来。”

汽笛的国语词典

轮船或火车上所装的发声器。

汽笛的网络释义

汽笛

  • 汽笛:
  • 1、[whistle]∶一种使空气或蒸汽强行输入一个空洞或输向一薄薄的边瓣使产生一种尖锐的哨子声的装置
  • 2、[steam whistle]∶靠蒸汽的作用产生声音的哨笛;尤指装在蒸汽锅炉上的这种哨笛。
  • 汽笛的翻译

    英语: steam whistle, ship horn
    德语: Dampfpfeife (Mus)​
    法语: sirène

    汽笛造句

    在轮船到港的汽笛声中,这次快乐的旅程结束了。
    汽笛一声长鸣,好像在为他鸣锣开道。
    我们要拉响所有的汽笛。
    随着汽笛的响声,火车慢慢地开出车站。
    随着汽笛长鸣,轮船缓缓开出港口。
    汽笛响了三声,列车开始向前移动了。
    从远处传来响亮的汽笛声,原来是一列火车开过来了。
    如果你想永远做个雇员,那么下班的汽笛吹响时,你就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汽笛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江面上波涛滚滚,轮船穿梭而行,不时传来一两声汽笛声,此情此景,真让人爽心悦目。
    汽笛一声长鸣,火车缓缓驶离车站。
    在电视直播的汽笛声中,张欢与家人对着父亲的相片,默哀致意。
    胸腔里澎湃起参天的巨浪,伴着归航时汽笛的呜鸣声响彻云霄。
    虽然我的小船没有汽笛没有舵,也没有船帆,但它是独一无二的,不畏风雨的小船,它能驶向美好的未来,驶向梦想中的彼岸!
    最伤感的一句话: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警钟敲起汽笛鸣,难忘旧日枪炮声,国耻牢记在心中,直到今日气难平,旧恨没忘添新伤,钓鱼岛上又逞强,祖国疆土怎能让,不容鬼子再猖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保。
    当乔治国王号邮轮缓慢的驶入浦江航道,悠扬的汽笛拉开,一个年轻人从栈桥上走下,一个大时代随之拉开帷幕。
    我见过你,在海面上驾驶一列私人列车,往返于少年时代和今夜,一次又一次,直到汽笛哑了,你也不再唱歌,窗外都是倒退的风景。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草棚区域人声动了裕华厂里的汽笛威武地嘟嘟地叫。
    汽笛长鸣提醒我们勿忘国耻,自强不息增强国力才有和平;敲响警钟告诉我们铭记历史,科学进步实力大增才有昂首挺胸。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望我们奋斗谱神州新篇,汗水写中华文明。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RNN
    五行:
    吉凶:
    仓颉: EOMN
    四角: 38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水枯竭

    汽,水涸也。——《说文》

    (2) 泣下 。今作汔

    汽…或曰泣下。——《说文》

    (3) 〈方〉∶蒸

    汽在饭上的…还有碗腊肉。——周立波《山乡巨变》

    名词

    水蒸气 。物理学泛称一切液体或固体受热变成的气体。如:汽筒(汽笛);水汽;蒸气;汽划子(汽艇);汽管(即汽笛)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gas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ki5 [宝安腔] h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ʰĭəikhioih/qioy
    [di]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M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LW
    四角: 886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由声。本义:笛子,管乐器名,竹制,左一孔为吹口,次孔加竹膜,右六孔皆上出,又谓之横吹)

    (2) 同本义

    笛,七孔龠也。——《说文》。按,笛长尺有四寸。马融长笛赋,谓羌笛四孔,京君明加一孔,以备五音,是汉时五孔笛。

    龠谓之笛。——《广雅》

    (3) 又如:笛竹(用以制笛的竹子);笛吹(吹笛)

    (4)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如:汽笛;警笛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whistle

    方言集汇

    ◎ 粤语:de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k8 tet8 tit8 [东莞腔] tak8 [台湾四县腔] tak8 tet8 tit8 [客英字典] tak8 tet8 [陆丰腔] tak8 [梅县腔] tak8 [客语拼音字汇] tag6 tid6 [宝安腔] t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dʰiekd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