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弟

qī dì [ qi di]
注音 ㄑ一 ㄉ一ˋ

词语释义

妻弟 qīdì

(1) 妻之弟;内弟

wife's younger brother

词语解释

  1. 妻之妹。

    《汉书·元后传》:“ 凤 知其小妇弟 张美人 已尝适人,於礼不宜配御至尊,託以为宜子,内之后宫,苟以私其妻弟。”

  2. 妻之弟。

    《后汉书·刘表传》:“又妻弟 蔡瑁 及外甥 张允 并得幸於 表 ,又睦於 琮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 太祖 遂为 魏公 矣”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 完 以示妻弟 樊普 , 普 封以呈 太祖 , 太祖 阴为之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不想如今妻弟到来,已将在下的姓名告在府间。”

引证解释

⒈ 妻之妹。

《汉书·元后传》:“凤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於礼不宜配御至尊,託以为宜子,内之后宫,苟以私其妻弟。”

⒉ 妻之弟。

《后汉书·刘表传》:“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於表,又睦於琮。”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不想如今妻弟到来,已将在下的姓名告在府间。”

妻弟的网络释义

妻弟

  • 妻之妹,《汉书·元后传》:“ 凤 知其小妇弟 张美人 已尝适人,於礼不宜配御至尊,托以为宜子,内之後宫,苟以私其妻弟。”。2.妻之弟。
  • 《後汉书·刘表传》:“又妻弟 蔡瑁 及外甥张允并得幸於 表 ,又睦於 琮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 太祖 遂为 魏公 矣”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 完 以示妻弟 樊普 , 普 封以呈 太祖 , 太祖 阴为之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不想如今妻弟到来,已将在下的姓名告在府间。”
  • 妻弟造句

    自从我们结婚以来,我的妻弟一直在…
    又凤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于礼不宜配御至尊,托以为宜子,内之后宫,苟以私其妻弟;闻张美人未尝任身就馆也。
    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
    抗议者和米斯塔费尔说,他的妻子和妻弟都已被伊朗当局扣留了。
    三日后的清晨,带足给养,拜别亦都护和母后,看着难分难舍的美妻娇儿,小将同样难舍,冲妻弟扬扬手,“一切都交给你了,别忘记我的话,切记。
    前面带路的老者一听立刻一个趔趄,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急着去死啊,要不是看你是少门主的妻弟,看老夫怎么整治你。
    我已把两个表兄献给战争了,而我还有作好准备会牺牲我的妻弟。
    张正德的妻弟,一名阴险狡诈的人,当看到自己所倚赖的大树快倒时,背叛了所有人,也是导致张家败亡的罪恢祸首之一。
    翘楚也是精神一振,但说的这件事情其实和燕紫熙本身的关系并不大,而是他委托查找的妻弟的消息。
    该律师说,他已经与审讯人员合作,并说他的妻子和妻弟是“劫持人质”的受害者。”。
    这回是杨大海的妻弟杜小军给帮的忙。

    汉字详情

    qī,qì [qi]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GVHV
    五行:
    仓颉: JLV
    四角: 504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同本义

    妻,妇与夫齐者也。——《说文》

    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3) 又

    天子有妻、有妾。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妻也者,亲之主也。——《礼记·哀公问》

    妻者,夫之合也。——《春秋繁露》

    夫妻反目。——《易·小畜》

    令妻寿母。——《诗·鲁颂·閟宫》

    (4) 又如:妻妾(嫡妻与侧室);妻房(妻室,妻子);妻儿(妻和儿女;妻);妻姊妹婚(再与亡妻之姊、妹缔结婚姻);妻谒(透过得宠的女子去干求请托)

    (5) 周代宫中女御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礼记》

    (6) 另见

    动词

    (1) 以女嫁人

    黥布归 芮, 芮妻之。——《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

    妻娶(嫁人和娶妻)

    (2) 娶女子为配偶

    齐侯又请妻之。——《左传·桓公六年》

    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3) 奸淫

    妻略妇女。——《后汉书》

    妻略(奸污霸占)

    (4) 另见

    英文翻译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cai1 cai3
    ◎ 客家话:[梅县腔] ci1 [台湾四县腔] ci1 ci5 [客英字典] ci1 [客语拼音字汇] qi1 [沙头角腔] ci1 [东莞腔] ci1 [宝安腔] ci1 [陆丰腔] ci1 [海陆丰腔] ci1 ci5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iche/cei
    [di]
    部首: 312
    笔画: 7
    五笔: UXHT
    吉凶:
    仓颉: CNL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如:小弟;愚弟

    (7) 门生;学生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8)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词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英文翻译

    young brother; junior; i, m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ta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5 [陆丰腔] ti5 [梅县腔] tai1 ti5 [沙头角腔] ti5 tai1 [客语拼音字汇] tai1 ti4 [海陆丰腔] ti6 tai1 [东莞腔] ti3 tai3 [宝安腔] ti3 [台湾四县腔] ti5 tai1
    ◎ 潮州话:d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dʰieidex/d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