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池
词语释义
汤池
(1) 沸热的城池,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防守严固
(2) 温泉浴池;温泉
(3) 热水浴池
词语解释
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防守严固。
《汉书·食货志上》:“ 神农 之教曰:‘有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金城屠於庶寇,汤池杭於一苇。” 唐 杜甫 《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纪潮郡逆民事》:“墙垣悉以三合土筑成,隐然若金城汤池。”
温泉浴池;温泉。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元宗 幸 华清宫 ,新广汤池,制作宏丽。”《旧唐书·职官志三》:“温泉监掌汤池宫禁之事。” 明 程本立 《晚至安宁》诗:“汤池水底皆阴火,盐井烟中半夕嵐。”
引证解释
⒈ 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防守严固。
引《汉书·食货志上》:“神农之教曰:‘有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金城屠於庶寇,汤池杭於一苇。”
唐杜甫《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清王韬《瓮牖馀谈·纪潮郡逆民事》:“墙垣悉以三合土筑成,隐然若金城汤池。”
⒉ 温泉浴池;温泉。
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元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
《旧唐书·职官志三》:“温泉监掌汤池宫禁之事。”
明程本立《晚至安宁》诗:“汤池水底皆阴火,盐井烟中半夕嵐。”
汤池的国语词典
汤,热水。汤池比喻险固的护城河。
汤池的网络释义
汤池 (摄影导演)
汤池 (汉语词汇)
汤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āng
(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湯)
(2) 另见
tāng
名词
(1) (形声。从水,昜(
)声。本义:热水;开水)(2)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tàng
动词
(1) 通“烫”。加热
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扁鹊仓公列传》
汤其酒百樽。——《山海经·西山经》
(2) 又如:汤羊(宰羊后,用开水煺毛);汤桶(烫酒桶)
(3) 触,碰
那个有福的汤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石君宝《秋胡戏妻》
(4) 遇上,碰上
好道汤着饿鬼了。——《西游记》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eng1(thng) tang1(thang) siang1(sia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2)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3)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阁)
(4) 护城河 。城堡或其他筑垒地方围墙外面深而宽的壕沟,通常注满水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无水曰隍,有水曰池。——《易·泰虞》注
汤池百步。——《汉书·食货志》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5) 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堑(护城河)
(6) 某些四周围起象水池形状的处所
节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傅玄《砚赋》
(7) 又如:花池;舞池;池子(剧场正厅的座席);乐池
(8) 衣被等物的缘饰
池者,缘饰之名,今所谓被池装池是也。——《匡缪正误》
(9) 如:池毡(有边缘缀饰的一种毛毡)
(10)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ci2 [宝安腔] c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沙头角腔] ci2 [梅县腔] chii2 chi2 [陆丰腔] chi3 [客英字典] chi2 [海陆丰腔] chi2 [台湾四县腔] cih2
◎ 潮州话:d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馳 | 直離 | 澄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drie/dye | ɖʰ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