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潮

xī cháo [ xi chao]
注音 ㄒ一 ㄔㄠˊ

词语释义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晩上涨落的叫汐。

词语解释

  1.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 许棠 《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 闽 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 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引证解释

⒈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许棠《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越分,部伍杂闽音。”
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汐潮的网络释义

汐潮

  •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QY
    五行:
    吉凶:
    仓颉: ENI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夕声。本义:晚潮)

    (2) 同本义

    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会夏旱水涸沙涨,有汐无潮。——清· 魏源《圣武记》

    (3) 又如:汐潮(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4) 水名 。在河南省登封县

    汐,水名,出阳城山。——《集韵》

    英文翻译

    night tides, evening ebb tide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p8 [梅县腔] sip8 [海陆丰腔] sip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宝安腔] sip8 [客英字典] sip8
    ◎ 潮州话:思英4(色)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易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siek/sziekzĭɛk
    cháo [chao]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FJE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JJB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 同本义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如:寒潮;热潮

    (6) 微湿,潮气 。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动词

    两颊透出 。如:潮面(涌上面部);潮红

    形容词

    (1) 〈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 技术不高的 。如:手艺潮

    英文翻译

    tide; moist, wet, damp; flow

    方言集汇

    ◎ 粤语:c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au2 [梅县腔] chau2 [陆丰腔] chau3 [宝安腔] cau2 [台湾四县腔] ceu2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客英字典] chau2 ch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