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

huì bào [hui bao]
繁体 彙報
注音 ㄏㄨㄟˋ ㄅㄠ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汇报 huìbào

(1) 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

汇报工作
report;give an account of

引证解释

⒈ 汇集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

《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及一年期满,汇报税银赢亏数目。”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我和金厂长到公司汇报工作。坐进吉普车,好一会儿谁也没有说话。”

⒉ 指汇集材料,向领导或群众所做的口头或书面陈述。

谷峪《萝北半月·突击》:“同志们,根据大家的汇报,县委认为中心问题是一个开地、播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新庄的收入问题。”
综合材料向上级或向群众报告。 巴金《探索集·再谈探索》:“我的作品便是一份一份的‘思想汇报’。”
老舍《女店员》第二幕:“汇报我怎样去参观,怎样下决心做个最好的售货员!”
梁斌《播火记》第一卷十四:“我觉得这是一件大事,立刻汇报上级党委。”

汇报的国语词典

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如:「这次意外事故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我将在下次周会时,统筹汇报。」也作「汇报」。

汇报的网络释义

汇报 (晚清上海报纸)

  • 《汇报》是上海第一份国人所办中文日报,也是第一个试验股份制的中文报业。该报创刊于1874年6月16日(清同治十三年五月初三),先后经历《汇报》、《汇报》、《益报》三个阶段,历时一年半,于1875年12月4日(光绪元年十一月初七)停刊。
  • 汇报 (汉语词语)

  • [释义] (动)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汇报。
  •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
  • 汇报造句

    他掏心地向组织汇报了近来的思想情况。
    干部要如实汇报情况,不能说假话。
    小明关于这次竞赛情况的汇报十分简短,但概括得却很全面。
    你必须在三天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向我汇报。
    遇到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
    老师正在听取班干部的汇报。
    他们向领导汇报了视察各市的卫生情况。
    这个剧种的汇报演出,我曾看过,但浮光掠影,印象不深。
    他忍着肚子痛,依然神情自若地听取基层同志的工作汇报。
    班长向李老师汇报了这段时间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班长把我们昨天的活动原原本本地向老师作了汇报。
    真是语惊四座,使得其他人的汇报统统黯然失色了。
    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关于工作上的问题,我需直接向他汇报。
    听了他的汇报,经理自己也狐疑不决起来,暗想道:难道这是我错怪了他吗?
    我向他汇报了半天,他最后只是不以为然地说:“就这样吧!”。
    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我希望你把这次事故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组织作个汇报。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他今天向领导汇报工作时,由于过度紧张而变得谈吐不清、语无伦次。
    把一切汇报时喋喋不休的人全部拍晕。

    汉字详情

    huì [hui]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A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S
    四角: 31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 fāng),筐子,淮声。本义:盛器)

    (2) 同本义

    汇,器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有器名汇也。”

    (3) 用外币或本国货币兑换的票据 。如:外汇;内汇

    (4) 收集、分类和分送各种信息或其它需要广泛分送的情况或项目 。如:总汇

    (5) ∶大量吸收某种物质的器件或系统

    能汇

    中子汇

    动词

    (1) 河流会合 。如:汇涌(汇集涌流);汇粹(荟萃。会集,聚集);汇濊(水流深广的样子)

    (2) 迂回,围绕

    东汇泽为彭蠡。——《书·禹贡》。传:“回也。”

    (3) 又如:汇行(绕道行走)

    (4) 以即期汇票、付账等付款形式送或寄 给某人或某处 。如:给家里汇钱;汇款;汇票庄(即票号。私人经营的金融流通机构,略同于今日的私营银行);汇信(由银行汇款所附的信件)

    名词

    (1) (形声。从韋( ),长毛兽,胃省声。本义:刺猬)

    (2) 同本义

    彙,彙虫也。似豪猪而小。——《说文》

    彙,毛刺。——《尔雅》。注:“今彙,状似鼠。”

    (3) 类;族类 。如:汇征(以类相从而行);汇类(分类再聚集);汇纂(类集编纂);汇进(连类同进)

    动词

    汇聚;聚集 。如:汇奏(汇集);汇出(集中涌现);汇刻(汇集刊行);汇萃(汇集;会聚)

    英文翻译

    concourse; flow together, g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i6
    ◎ 潮州话:匯huê6 (hũe) 彙lui2 (lúi)

    宋本广韵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

    汇报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