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诊

qiú zhěn [qiu zhen]
繁体 求診

词语释义

 请求给以诊治。

求诊的国语词典

寻求医治。

如:「每次流行性感冒一流行,医院求诊的人数便骤增。」

求诊造句

本人因事外出药房暂闭,请求诊者去我妻子娘家,找我岳丈宋大夫。
其他安排先放一放。要求诊所将需要填写表格事先发送给你,出发前与诊所电话确认他们是否还在工作时间。
要求诊所将需要填写表格事先发送给你,出发前与诊所电话确认他们是否还在工作时间。
结论社区心理诊所的求诊对象仍以明显的心理障碍者为主。
该等病徵在首次求诊前已存在多久?
急症室到诊人次包括首次求诊及覆诊。
有时尽管是孩子第一天发高热,家长也会要求诊疗医生直接开补液。
根据这个三年计划,天水围长期病患者在区内的私家医生求诊时,只需支付公营普通科门诊费,其馀费用由医管局补贴。
日据时代外公开设诊所,因交通不便、求诊者多且候诊时间又长,外婆便会准备客家精致糕点招待患者,其中以黑糖糕最受大家欢迎。
女方虽出庭“顶证”男友,但声称只因推撞而意外仅受瘀伤,求诊前数天亦曾因“意外”滚落楼梯受伤。
但凡无髓牙、残根或以前已作根管治疗而明显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齿,都应该及早求诊,及早治疗或拔牙、补缀,以避免怀孕期间疼痛。
而且有不少著名的专家教授坐诊,因此每天前来求诊的患者骆驿不绝,当中大多来自全省各地,但也有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外省患者。
马丁。当病人来到他的诊疗室求诊时,他都会启动手提电脑上的程序,在屏幕上显示出他们还可以活多长时间。
当病人来到他的诊疗室求诊时,他都会启动手提电脑上的程序,在屏幕上显示出他们还可以活多长时间。
可没想到,不管温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也有“热坏”的一天,于是造成近期动物咬伤事故屡屡发生,医院求诊量大增。
此次至本院因发现口内有一肿块合并有局部出血的现象而至本院求诊,经放射线学检查及切片检查证实为肾细胞癌的转移病灶。

汉字详情

qiú [qiu]
部首: 434
笔画: 7
五笔: FIY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JE
四角: 43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seek; demand, request; beseech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zhěn [zhen]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WET
仓颉: IVOHH
四角: 38722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言。诊断需要询问,故从言。本义:看病)

(3) 同本义

诊,候也。——《三苍》

诊,验也。——《通俗文》

诊其所疾。——《列子·力命》。释文:“候脉也。”

特以诊脉为名耳。——《史记·扁仓传》

原诊以知政。——《汉书·艺文志》。注:“谓视其脉及色候也。”

郎中诊罢,嘻嘻的冷笑。——《西厢记诸宫调》

(4) 。又如:诊验(察验病情);诊切(按切脉搏以诊知病情)

(5) 验看;辨别

匠石觉而诊其梦。——《庄子·人间世》。司马注:“占梦也。”

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后汉书》

(6) 整治

顶好把那个兔崽子也诊他一诊,给他点儿王法。——张天翼《反攻·脊背与奶子》

名词

(2) 症状

五藏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素问·风论》

听问其诊。——《素问·风论》。注:“谓可言之证。”

(3) 引申为情况,征兆

夫喜怒章于色诊,哀乐亦宜形于声音。——三国魏· 嵇康《声无哀乐论》

英文翻译

examine patient, diagnos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宋本广韵

求诊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