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

qiū zhěn [qiu zhen]
注音 ㄑ一ㄡ ㄓㄣ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丘疹 qiūzhěn

(1) 皮肤的小而坚实的且常为圆锥形的隆起或呈半球形的小疙瘩,多为红色,由发炎、分泌物积聚或组织成分的肥厚所引起

papule

词语解释

  1. 皮肤表面由于某些疾病而起的半球形小疙瘩,多为红色。

引证解释

⒈ 皮肤表面由于某些疾病而起的半球形小疙瘩,多为红色。

丘疹的国语词典

皮肤表面隆起红色小疙瘩的症状。多由真皮发炎或表皮、真皮异常增殖而引起。

丘疹的网络释义

丘疹 科普中国

  • 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皮肤表面的实质性损害,可能是代谢产物的沉积、表皮或真皮细胞成分的局限性增殖,或真皮局限性细胞浸润形成。丘疹在人体皮肤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是皮肤病的最基本的皮损类型,见于多种不同的疾病。
  • 丘疹的翻译

    英语: pimple
    法语: bouton

    丘疹造句

    其实,这些所谓的“脂肪粒”只是一种长在上下眼睑皮肤表层的白色小疙瘩,学名叫做粟丘疹。
    鲍恩样丘疹病为外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扁平丘疹,组织病理为低度恶性原位癌表现。
    入伏以来,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呼吸科、儿科感冒发烧和皮科痒疹、丘疹的病人骤增。
    这些粟丘疹多散在发生,可用针挑开病变表皮顶尖,挤出白色皮脂样小颗粒就可以了。
    弥漫性暗红色斑片、脓包和毛细血管扩张,伴有丘疹、红肿、瘙痒、灼热和疼痛感,严重者大量丘疹,脓包、粉瘤,并发脂溢性发炎。
    据医生解释,这种皮肤疾病叫丘疹性荨麻疹,又称急性单纯性痒疹。
    跳蚤等虫咬伤医学上名为丘疹性荨麻疹或虫咬性皮炎,过敏性体质人群被咬伤后还会发展成为结节性痒疹,有的甚至得两个多月才能好。
    有的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并常因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
    如果变得到略微高出皮面,就称为丘疹,有时也可呈麻疹样发疹。
    我女儿嘴边起了红色的小丘疹,用芦荟胶抹好了,建议你用芦荟胶抹抹。
    而粟丘疹,也就是脂肪粒,被很多人归结为是眼霜惹的祸,其实真没那么简单。
    然而,如果没有“专业眼光”,普通市民很难分辨出哪一种疹子是粟丘疹。
    病毒的进一步增殖使皮肤发生丘疹。
    挑破就能长好的皮疹是粟丘疹,这是在消毒好的情况下唯一可以自行挑破的皮疹,这种皮疹呈乳白色或黄色,顶尖圆,上覆以极薄表皮。
    这些染色的丘疹在组织切片检查中显示为汗腺腺瘤。有时候会以大量的发疹性方式出现。
    口腔的硬颚、颊部、悬壅垂及扁桃体针头大丘疹,群集融合形成扁平的斑块,睑结膜及泪腺发生小结节。
    金霉素眼膏属于抗菌消炎药,无法促成粟丘疹“成熟”,更无法溶解粟丘疹。
    在你晨妆的基础上重新上妆或是打上腮红,都会堵塞你的毛孔,从而引起丘疹,粉刺。
    回顾以往之文献报告,此病例符合黏液水肿苔癣之一种罕见的变型散在性丘疹型。
    下疳常常发生在感染后约三周左右,为单个红色丘疹,表面常有浅糜烂,随后形成无痛性、边界清、光洁的盘状溃疡。

    汉字详情

    qiū [qiu]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R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
    四角: 72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形容词

    (1)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量词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英文翻译

    hill; elder; empty; a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hiu1 [海陆丰腔] kiu1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kiu1 [梅县腔] kiu1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hiu1
    ◎ 潮州话:kiu1 (khi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鳩平聲開口三等khiu/qioukʰĭəu
    zhěn [zhen]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WEE
    仓颉: KOHH
    四角: 001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也指痘疮 。如:湿疹,瘙疹,瘟疹;疹粟(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疹子(麻疹)

    (2) 病

    遂动旧疹,缠绵经月。——《洛阳伽蓝记》

    英文翻译

    measles; rash; fev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z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3 [宝安腔] zin3 zin1 [海陆丰腔] zhin3 [梅县腔] zhin3 [客英字典] zhin3 [东莞腔] zin3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x/tjiin

    丘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