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永垂不朽
(1) 指伟大精神和光辉业绩流传长久,永不磨灭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成语辨析
永垂不朽和“永世长存”;都表示永远不消失的意思。都可用于人的精神和事迹。但“永世长存”适用于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永垂不朽仅用于人的精神和事迹。
成语用法
永垂不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名声、事迹等。
引证解释
⒈ 指姓名、事迹、制度、精神等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引《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釐整时务。”
《三侠五义》第十九回:“将破窰改为庙宇,钦赐白银千两,香火地十顷,就叫范宗华为庙官,春秋两祭,永垂不朽。”
郭沫若《潮集·刘胡兰赞》:“伟大的刘胡兰,你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的国语词典
永远流传而不磨灭。《封神演义.第七四回》:「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篇,永垂不朽。」也作「永传不朽」、「永存不朽」。
永垂不朽的网络释义
永垂不朽 (汉语成语)
永垂不朽的翻译
反义词
永垂不朽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2)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毛传:“永,长。”
(3)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降年有永有不永。——《书·高宗彤日》
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西游记》
(4) 又如:永昼(长长的白天);永永(久远);永生(长生);永言(长言);永伤(长久忧伤悲痛);永思(长思,永怀);永夕(长夜);永日(长日,漫长的白天);永宅(长住永守);永安(长久稳固);永住(长住;长存);永命(长命);永巷(宫中长巷;长巷);永贞(长享正命);永宵(长夜);永逸(长久安逸);永岁(长寿);永路(长途,远路)
动词
(1) 游泳。“泳”的古字
按:此“永”字,即潜行水中之“泳”字之初文。原从人在水中行,由文人做生意,故托以寄游泳之意…后人借用为长永,久而为借意所专,乃加水旁作“泳”以还其原。——高鸿缙《中国字例》
(2) 延长
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书·毕命》
(3) 通“咏”。曼声。长吟,歌唱
声依永,律和声。——《书·舜典》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郑笺:“永,歌也。”
副词
(1) 永久,永远
匪报兮,永以为好也。——《诗·卫风》
永奉陛下(永远伺候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与汝永别。——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人谋永福。
保守也永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永别酒(死囚临刑前喝的酒);永怀(永远思念);永诀(长别,永不再见);永康(永久平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3 jun1 [沙头角腔] jun1 [客语拼音字汇] yun1 yung1 [陆丰腔] jun3 [东莞腔] jun1 [宝安腔] jun1 [梅县腔] jun3 [海陆丰腔] r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 潮州话:iong2[揭阳、潮阳]uê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永 | 于憬 | 云 | 庚三合 | 上聲 | 梗 | 合口三等 | 庚 | 梗 | yengx/hwank | ĭwɐ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
)声。本义:边疆)(2) 通“陲”。边疆;边境
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
垂,疆也。——《广韵》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战国策·秦策四》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3) 堂檐下靠阶的地方
(4) 又如:垂堂(堂边近阶处屋檐下)
动词
(1) 垂挂
垂带悸兮。——《诗·卫风·芄兰》
垂发。——《后汉书·邓禹传》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垂丝(垂下发丝);垂梢(马尾长而下垂);垂涕(哭泣);垂髫(童子未行冠礼前,头发下垂,用以指童年或儿童)
(3)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4) 赐予 。如:垂盼(优待);垂佑(赐予保佑)
(5) 留传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韩愈《答李诩书》
(6) 又如:垂名竹帛(名载史册;流芳后世);垂教(留传教训于后世);永垂不朽
(7) 注意;留意 。 如:垂青(看重;见爱);垂顾(看重;宠爱)
(8) 低下,放低 。如:垂意(降意;垂念);垂光(光辉下照)
形容词
(1) 垂直的,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角度的 。如:垂面
(2) 细长下挂的——多用于树 。如:垂柳;垂丝(下垂的丝状枝条);垂云(低垂的云彩)
副词
接近,快要 。如:垂及(将至);垂毙(垂死):垂没(将死);垂年(晚年,将死之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ui2 [海陆丰腔] sui2 [梅县腔] shui2 shui5 chui2 [宝安腔] sui2 [沙头角腔] sui2 [客语拼音字汇] se2 sui2 [台湾四县腔] sui2 [东莞腔] sui2 [陆丰腔] s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 )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 )。大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 );“不是”( )。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英文翻译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木,丂( )声。本义:腐烂)(2) 同本义 朽,腐也。——《说文》 荼蓼朽止。——《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 其臭朽。——《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3) 又如:朽索(腐朽的绳子);朽壤(腐烂的泥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雕,朽木难雕,朽棘不雕。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朽木生花(喻事物得以新生) (4) 衰老;衰弱 年朽发落。——《晋书·隐逸传》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己朽。—— 李贺《赠陈商》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三国志》 (5) 又如:朽钝(形容年迈笨拙);朽迈(年老);朽人(年迈衰老之人。多作谦词);朽才(衰弱无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诮人或自谦) 动词 (1) 磨灭,消散 死且不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传世而不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朽陈(指往昔的朝列);朽散(离散、散去);朽劳(无功之劳) (3) 作国画用土笔勾勒草图 画之妍丑,岂在朽不朽乎?——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 (4) 又如:朽炭(朽墨。作国画勾勒草图用的炭笔);朽染(作国画用朽之法);朽笔(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英文翻译decayed, rotten; rot, decay
方言集汇◎ 粤语:jau2 n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iu3 [台湾四县腔] hiu3 [东莞腔] hiu3 [陆丰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3 [宝安腔] hiu1 [梅县腔] hiu1 hiu3 [沙头角腔] kau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