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长命。
《书·召诰》:“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孔 传:“言王当其德之用,求天长命以歷年。”《后汉书·郅恽传》:“ 刘 氏享天永命,陛下顺节盛衰,取之以天,还之以天,可谓知命矣。” 晋 杜预 《<春秋左传集解>序》:“ 平王 能祈天永命绍开中兴。”《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不过存此真性,可以长生永命,亦天人之正理也。”
引证解释
⒈ 长命。
引《书·召诰》:“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孔传:“言王当其德之用,求天长命以歷年。”
《后汉书·郅恽传》:“刘氏享天永命,陛下顺节盛衰,取之以天,还之以天,可谓知命矣。”
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平王能祈天永命绍开中兴。”
《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不过存此真性,可以长生永命,亦天人之正理也。”
永命的国语词典
长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2)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毛传:“永,长。”
(3)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降年有永有不永。——《书·高宗彤日》
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西游记》
(4) 又如:永昼(长长的白天);永永(久远);永生(长生);永言(长言);永伤(长久忧伤悲痛);永思(长思,永怀);永夕(长夜);永日(长日,漫长的白天);永宅(长住永守);永安(长久稳固);永住(长住;长存);永命(长命);永巷(宫中长巷;长巷);永贞(长享正命);永宵(长夜);永逸(长久安逸);永岁(长寿);永路(长途,远路)
动词
(1) 游泳。“泳”的古字
按:此“永”字,即潜行水中之“泳”字之初文。原从人在水中行,由文人做生意,故托以寄游泳之意…后人借用为长永,久而为借意所专,乃加水旁作“泳”以还其原。——高鸿缙《中国字例》
(2) 延长
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书·毕命》
(3) 通“咏”。曼声。长吟,歌唱
声依永,律和声。——《书·舜典》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郑笺:“永,歌也。”
副词
(1) 永久,永远
匪报兮,永以为好也。——《诗·卫风》
永奉陛下(永远伺候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与汝永别。——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人谋永福。
保守也永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永别酒(死囚临刑前喝的酒);永怀(永远思念);永诀(长别,永不再见);永康(永久平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3 jun1 [沙头角腔] jun1 [客语拼音字汇] yun1 yung1 [陆丰腔] jun3 [东莞腔] jun1 [宝安腔] jun1 [梅县腔] jun3 [海陆丰腔] r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 潮州话:iong2[揭阳、潮阳]uê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永 | 于憬 | 云 | 庚三合 | 上聲 | 梗 | 合口三等 | 庚 | 梗 | yengx/hwank | ĭwɐ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命 | 眉病 | 明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mĭɐŋ | miengh/my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