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腹

qì fù [qi fu]

词语释义

气腹是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的现象,多由胃肠道穿孔等所致。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由于胃肠穿孔等原因,腹腔内出现空气或其他气体所引起的症状。发生气腹时,患者有腹部疼痛和胀满的感觉。(2)人工气腹的简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危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2、气腹一旦产生,根据特定模式,高气流下允许的最多气流范围介于20到451之间。
3、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时二氧化碳气腹对其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4、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的方法。
5、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不同对患者术后短期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
6、过高的气腹压或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肾脏可能造成更为明显的损害。
7、目的观察腹腔镜肿囊切除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人体肝脏功能的影响。
8、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气腹和不同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9、胸部及腹部X光片所见,高度怀疑是含气肝脓疡破裂并发气腹,并经腹部电脑断层证实此诊断。
10、为此,必须加强气腹期间监测和管理,合理选择麻醉方法。
11、目的探讨腹腔粘连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闭合法建立气腹的方法。
12、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气腹对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13、结论气腹是两组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差别的主要原因。
14、结论气腹与体位均使患者循环动力学发生改变,通气功能下降,其中以特伦伯格卧位下降更为明显。
15、目的探讨CO2气腹及腹腔化疗干预对裸鼠结肠癌生长与转移的影响。
16、介绍了KARLSTORZ气腹机开关电源原理电路分析,主要器件功能、替代及维修方法。
17、目的探索自行研制的非气腹装置应用于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18、目的:研究非气腹手助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9、结论非气腹腹腔镜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充分体现了现代腹腔镜外科技术与传统外科技术的优势互补。
20、目的探讨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21、目的探讨妇科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手术对腹膜IL-6表达的影响。
22、目的:观察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家兔糖代谢的影响。
23、结论腹腔粘连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安全可行。
24、研究二氧化碳气腹对直肠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25、方法回顾分析91例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
26、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持续性CO2气腹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27、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28、应用腹腔镜及二氧化碳气腹治疗腹部外科感染性腹部外科疾病安全可靠。
29、结论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下胃粘膜有缺血低灌注现象。
30、头高脚低位及高CO2气腹压均可使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

气腹造句

结论腹腔粘连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安全可行。
结论“蓝碟”手助器使用简单、感觉舒适,对切口提供完美保护,术中能维持良好的气腹状态。
胸部及腹部光片所见,高度怀疑是含气肝脓疡破裂并发气腹,并经腹部电脑断层证实此诊断。
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危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腹式呼吸法:两手放在肚脐下,就可以随便地发觉出空气腹内的状况。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时二氧化碳气腹对其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的方法。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不同对患者术后短期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
过高的气腹压或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肾脏可能造成更为明显的损害。
目的观察腹腔镜肿囊切除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人体肝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气腹和不同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为此,必须加强气腹期间监测和管理,合理选择麻醉方法。
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气腹对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结论气腹是两组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差别的主要原因。
结论气腹与体位均使患者循环动力学发生改变,通气功能下降,其中以特伦伯格卧位下降更为明显。
目的探索自行研制的非气腹装置应用于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非气腹手助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论非气腹腹腔镜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充分体现了现代腹腔镜外科技术与传统外科技术的优势互补。
目的探讨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二氧化碳气腹对直肠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
[fu]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TJ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AE
四角: 78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厚 。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 怀抱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英文翻译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海陆丰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梅县腔] b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宝安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