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雄伟

qì shì xióng wěi [qi shi xiong wei]

词语释义

气势雄伟指气势雄壮而伟大。

气势雄伟造句

黄河水滔滔不绝地流了下来。气势雄伟,大气磅礴!
这座大桥造型优美,气势雄伟。
殿内雕梁画栋,黄瓦红墙,气势雄伟。
整座宫殿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她的文章气势雄伟,笔锋奔放。
硬语盘空: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雨过天晴,一条彩虹出现在碧蓝的天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一层层重迭着,相映生辉,它像一座金桥,横卧天空,气势雄伟,光彩夺目。
附近建有七色慈航灯塔,气势雄伟,吸引着众多游客在此留影。
一条彩虹出现在碧蓝碧蓝的天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相映生辉,像一座金桥,气势雄伟地横卧天空。
明白了。旅游地图上说鹰角石顶上建有鹰石亭,雕梁画柱,气势雄伟。
来者正是石松,他气势雄伟,震地瞬间,秋风扫叶。
一条彩虹出现在碧蓝的天空,各种颜色织在一起相映生辉,像一座金桥,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
拿云攫石: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它气势雄伟,敌楼密集,视野开阔,建筑艺术精湛。
气势雄伟伟岸挺拔雍容富态葱郁庄重遮天蔽日无限的生机。
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由此而见,蛮神霸体的霸道优胜于炎狱霸主的霸道,可与天地神兽争锋,气盖山河,气势雄伟。
真的气势雄伟,庞大的生产车间,有各种各样先进的生产线,互相成龙配套,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正在紧张的装配生产出大小不一的各种机器人产品。
重峦叠嶂、气势雄伟的天山山脉从东到西横亘在中部,把新疆分成南疆、北疆。
俯瞰这座大院可谓是气势雄伟、威严高达,雕栏玉砌丝毫不逊色皇宫分毫。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
shì [shi]
部首: 217
笔画: 8
五笔: RVY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IKS
四角: 55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power, force; tend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

xióng [xiong]
部首: 811
笔画: 12
五笔: DC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IOG
四角: 407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厷( 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2) 同本义

雄,鸟父也。——《说文》

谁知鸟之雌雄。——《诗·小雅·正月》

雄雉于飞。——《诗·邶风·雄雉》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雄父(公鸡)

(4) 泛指动植物能产生精细胞的

雄狐绥绥。——《诗·齐风·南山》

走亦曰雄。——《周礼·庖人》注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剑有雄雌。——晋· 干宝《搜神记》

一雄一雌

(5) 又如:雄鸟;雄蕊;雄花;雄孤;雄猿;雄竹

(6) 指男子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明·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7) 指为首者,居前列者

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左传·襄公十年》

(8) 杰出的人物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9) 又如:雄长(称雄,称霸);雄豪

(10) 强有力的国家

今数雄已灭。——《资治通鉴》

绝世之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战国七雄

(12) 比喻高强、胜利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史记》

(13) 姓

形容词

(1) 雄壮;雄伟

雄词惊四座,压倒群英。——明· 朱鼎《玉镜台记·开场》

(2) 又如:雄烈(雄伟的功业);雄尊(雄伟庄严);雄词(气势雄壮的词句);雄远(宏伟远大);雄盛(雄壮强盛);雄奇(雄伟奇特)

(3) 威武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

(4) 又如:雄悍(勇武强悍);雄毅(勇武刚毅);雄姿;雄雄(形容威势盛大的样子);雄骏(威武英俊,才智出众的人)

(5) 雄健,刚健;豪放

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旧唐书·马璘传》

(6) 又如:雄爽(雄健豪爽);雄捷(雄健矫捷);雄艳(雄健美丽);雄古(雄健古朴);雄势(勇猛威风);雄儿(健儿)

(7) 强有力;杰出

少年雄于地球。——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国雄于地球。

(8) 又如:雄才(杰出的才能);雄英(出类拔萃);雄宗(杰出的宗匠);雄异(杰出卓异);雄略(非凡的谋略);雄强(强劲有力)

动词

(1) 傲慢地威吓、威胁、恐吓或盛气凌人 。如:拿话雄人

(2) 优胜;称雄

当 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汉书》。 颜师古注:“ 班氏以多财而为边地之雄豪。”

米元章、 赵子昂、 董元宰各以书雄一代。—— 清· 汪中《述学·别录》

英文翻译

male of species; hero; manly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ung2 [台湾四县腔] hiung2 [海陆丰腔] hiung2 [客英字典] hiung2 [宝安腔] hiung2 [陆丰腔] hiung3 [梅县腔] hiak7 hiung2 [东莞腔] h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
wěi [wei]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F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QS
四角: 25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2) 同本义

伟,大也。——《华严经音义》引珠丛

猗欤伟欤!——《文选·汉武帝·贤良诏》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三国志·诸葛亮传》

风骨伟岸。——《宋史·韩世宗传》

庞然修伟。——《聊斋志异·促织》

应元伟躯干。——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伟干长躯(身材高大、魁梧);伟木(高大的树);伟干(魁梧的身躯);伟美,伟秀(魁梧英俊);伟悍(魁梧勇猛);伟貌(体貌魁梧);伟壮(魁梧壮大);伟状(状貌魁伟);伟丈夫(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身体魁梧的男子)

(4) 奇异

伟,奇也。——《说文》

有务奉下直曲、怪言、伟服、瑰称以眩民耳目者。——《韩非子·说疑》

(5) 又如:伟服(奇异的服装);伟行(不平常的行为)

(6) 伟大

伟哉夫造物者。——《庄子·大宗师》。向注:“美也。”

(7) 又如:伟而(伟大健美);伟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伟懋(伟大茂盛);伟烈(伟大的功业);伟迹(伟大的业绩或事迹)

(8) 宏大;盛大

不为伟乎。——《史记·荆燕世家》。索隐:“盛也。”

(9) 又如:伟度(宏大的度量);伟量(宏大的器量);伟略(宏伟的谋略);伟望(很大的名望);伟博(巨大);伟峻(雄伟挺拔);伟懋(盛大)

(10) 卓越 。如:伟士(伟彦。才智卓异的人);伟才(卓越的才能);伟如(卓异出群貌);伟异(伟特。卓异出众);伟然(卓异超群貌);伟绝(奇伟卓绝);伟论(高明超卓的言论);伟识(卓特的见识);伟奇(卓越不凡)

(11) 远大 。如:伟志(远大的志向);伟奇(非凡的气概);伟抱(远大的抱负);伟鉴(远大的见识)

英文翻译

great, robust; extraordinary

方言集汇

◎ 粤语:wa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