毬杖

qiú zhàng [ qiu zhang]

词语释义

亦作“毬仗”。

古时击毬用具。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词语解释

  1. 亦作“ 毬仗 ”。

    1.古时击毬用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綵画毬仗,谓之小打。” 清 吴伟业 《临淮老妓行》:“巧笑射朋分画的,浓粧毬仗簇花丛。”

  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仗。”《宋史·仪卫志六》:“毬仗,金涂银裹,以供奉官骑执之,分左右前导。”

引证解释

亦作“毬仗 ”。

1.古时击毬用具。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綵画毬仗,谓之小打。” 清吴伟业《临淮老妓行》:“巧笑射朋分画的,浓粧毬仗簇花丛。”

宋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仗。”《宋史·仪卫志六》:“毬仗,金涂银裹,以供奉官骑执之,分左右前导。”

毬杖的网络释义

毬杖

  • 毬杖,古时击毬用具,出自《临淮老妓行》。
  • 汉字详情

    qiú [qiu]
    部首: 419
    笔画: 11
    五笔: TFNY
    仓颉: HUIJE
    四角: 237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鞠丸,皮丸 。古代充填毛的皮球。如:毬头(毬队主要队员)

    (2) 泛指球形物 。如:毬灯(有球形灯罩的灯);毬路(球形纹路)

    (3) 〈方〉∶男性生殖器

    回头客人来了炒不出菜来,我管个毬。——欧阳山《高干大》

    (4) 击球 。如:毬杖(古时击毬棒);毬场(击毬场地)

    英文翻译

    ball, anything round, spher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宝安腔]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zhàng [zhang]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D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JK
    四角: 45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3)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4) 通“仗”。凭倚;依靠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凭恃权威);杖信(凭靠信义)

    (6) 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尝受守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汝。

    杖之百。——《明史》

    予之杖。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聊斋志异·促织》

    杖其背。——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杀其父

    (7) 又如:杖楚(以棍棒拷打);自杖三十;杖牛(打春牛);杖徒(五刑之。用大竹板、棍棒、荆条抽打犯人背部);杖钱(给施杖刑衙役的贿赂钱);杖刑(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拷打犯人);杖治(以杖刑治罪)

    (8) 拄着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上》

    杖名齐其心。——《仪礼·丧服》

    杖汉节牧羊。——《汉书·苏武传》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记·王制》

    名词

    (1) 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扶杖望朱砂庵。——《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落吾杖底

    (2) 又如:锡杖(佛教的杖形法器,头部装有锡环);魔杖(魔术师所用的棍儿);杖者(指老年人);杖几(拐杖与几案);杖父(拄杖老人)

    (3) 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4) 又如:杖棒(棍棒)

    (5) 指居丧时所执的丧棒 。如:杖期(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杖周(居丧持杖周年)

    (6) 刑具。施杖刑所用的棍棒 。如:杖式(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杖制(对刑杖的大小、长短的规定);杖限(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杖架(度量刑杖和长短的器具)

    英文翻译

    cane, walking st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3 [沙头角腔] cong3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台湾四县腔] cong5 cong3 [东莞腔] cong3 [海陆丰腔] chong6 chong3 [客英字典] chong3 [陆丰腔] chong6 [宝安腔] c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driangx/diankɖʰ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