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宋代的一种技艺表演。
词语解释
宋 代的一种技艺表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浑身眼 、 李宗正 、 张哥 ,毬杖踢弄。”
引证解释
宋代的一种技艺表演。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浑身眼 、 李宗正 、 张哥 ,毬杖踢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鞠丸,皮丸 。古代充填毛的皮球。如:毬头(毬队主要队员)
(2) 泛指球形物 。如:毬灯(有球形灯罩的灯);毬路(球形纹路)
(3) 〈方〉∶男性生殖器
回头客人来了炒不出菜来,我管个毬。——欧阳山《高干大》
(4) 击球 。如:毬杖(古时击毬棒);毬场(击毬场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宝安腔]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3)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4) 通“仗”。凭倚;依靠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凭恃权威);杖信(凭靠信义) (6) 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尝受守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汝。 杖之百。——《明史》 予之杖。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聊斋志异·促织》 杖其背。——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杀其父 (7) 又如:杖楚(以棍棒拷打);自杖三十;杖牛(打春牛);杖徒(五刑之。用大竹板、棍棒、荆条抽打犯人背部);杖钱(给施杖刑衙役的贿赂钱);杖刑(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拷打犯人);杖治(以杖刑治罪) (8) 拄着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上》 杖名齐其心。——《仪礼·丧服》 杖汉节牧羊。——《汉书·苏武传》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记·王制》 名词 (1) 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扶杖望朱砂庵。——《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落吾杖底 (2) 又如:锡杖(佛教的杖形法器,头部装有锡环);魔杖(魔术师所用的棍儿);杖者(指老年人);杖几(拐杖与几案);杖父(拄杖老人) (3) 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4) 又如:杖棒(棍棒) (5) 指居丧时所执的丧棒 。如:杖期(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杖周(居丧持杖周年) (6) 刑具。施杖刑所用的棍棒 。如:杖式(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杖制(对刑杖的大小、长短的规定);杖限(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杖架(度量刑杖和长短的器具) 英文翻译cane, walking stick
方言集汇◎ 粤语:z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3 [沙头角腔] cong3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台湾四县腔] cong5 cong3 [东莞腔] cong3 [海陆丰腔] chong6 chong3 [客英字典] chong3 [陆丰腔] chong6 [宝安腔] cong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详细解释动词 (1) 用脚特别是足尖触击(打) 踢,以足蹴物。——《正字通》 (2) 这个“踢”是近代的新字。 (3) 又如:踢弄(百戏技艺中以手足为主的杂技);踢箭(北方的游戏,即南方的踢毽子);踢飞脚(两脚相继踢起,高与头齐);踢天弄井(上天入地的捣乱);踢斛淋尖(官吏溢收农民税粮的方法) (4) 剔除;排除 。 (5) 如:踢脱(除籍。妓女从良);踢荡(挥霍,糟蹋) 英文翻译kick
方言集汇◎ 粤语:te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t7 tit7 [客英字典] tet7 tiak7 [梅县腔] tet7 tiak7 dem3 [东莞腔] tiak7 [陆丰腔] tet7 [台湾四县腔] tet7 tit7 [宝安腔] tiak7 [客语拼音字汇] ted5 tiag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详细解释lòng名词 (1) 宫中别道 。如:东弄;西弄 (2) 〈方〉∶弄堂,小巷 。如:里弄;弄口(出入弄堂的地方);弄唐(小巷);弄堂房子 (3) 另见 ;“衖”(4) 另见 nòng动词 (1) (会意。上为“玉”,下为“廾”(即廾, )。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2) 同本义 弄,玩也。——《说文》 载弄之璋,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 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汉书·周昌赵尧传》 得鹊子还下弄;神气自若,傍若无人。——《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弄丸(古技巧名称。手持多丸,逐一抛出,再次第接住,如此循环不已);玩枪弄棒(弄兵。使枪弄棒之类);弄笔(舞文弄墨);弄毫墨(舞弄笔墨);弄舌(弄口。掉弄口舌;饶舌);弄孙(逗玩孙儿) (4) 戏耍;游戏 夷吾弱不好弄。——《左传·僖公九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床:井上栏杆。)——李白《长干行》 (5) 又如:弄嘴(耍嘴皮子,花言巧语);弄刺子儿(耍花招,干坏事);弄儿(花样;把戏);弄法(耍弄法术);弄虚头(耍花样);弄喧(弄玄虚,耍花招);弄空头(弄虚作假,耍花样);弄白相(戏弄,开玩笑);弄辞(戏谑之辞);弄送(作弄;戏弄) (6) 作弄;期侮 愚弄其民。——《左传·襄公四年》 我和你干大事,如何肯弄你。——《水浒传》 (7) 演奏乐器 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世说新语》 (8) 显现 。如:弄色(显现美色);弄睛(谓呈现睛天);弄暖(因天气暖和显得精神) (9) 卖弄 。如:弄精神(打起精神卖弄;劳神,费心思);弄思(卖弄才思);弄巧(卖弄技巧) (10) 玩赏 乘舟弄月宿泾溪。—— 李白《别山僧》 (11) 又如:弄月(赏月);弄花(赏花);弄月吟风(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12) 做;搞 天天晚上弄到四更多才睡。——《红楼梦》 (13) 又如:弄性尚气(任性而为,意气用事);弄硶儿(偷干坏事);弄水(在水上作竞技表演);弄文(指写文章);弄巧(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弄姿(谓做出种种姿态);把屋子弄一下;你来不了,我替你弄吧 (14) 妆饰 弄姿帷房之里。——《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 (15) 又如:弄姿(妆饰容貌);弄妆(妆饰,打扮);弄碜儿(指做丑事) (16) 娶 。如:弄小(娶妾) (17) 设法争得 齐心打伙弄几个钱。——《红楼梦》 (18) 又如:弄钱;弄点吃的来 名词 (1) 乐曲 帝命伊吹笛, 伊神气无忤,既吹一弄,乃放笛云。——《世说新语·任诞》 刘注引《续晋阳秋》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文选·王褒·洞箫赋》 (2) 巷中巷。通“衖” 及帝出,各欲自奋,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年二十二。——《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 (3) 另见 英文翻译do, play or fiddle with; alley
方言集汇◎ 粤语:lung6 n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ng5 [客英字典] lung5 lung3 [东莞腔] lung3 [梅县腔] lung3 lung5 [陆丰腔] lung6 [客语拼音字汇] nung3 nung4 [宝安腔] lung3 [海陆丰腔] lung6 lung3 nung6 nung3 [台湾四县腔] lung5 lung3 nung5 nung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一送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