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邸
繁体
氈邸
注音
ㄓㄢ ㄉ一ˇ
词语释义
1.亦作"毡邸"。 2.铺有毡的坐榻和以凤凰羽为饰的屏风。语出《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贾公彦疏:"张毡案者,案谓床也,床上着毡即谓之毡案;设皇邸者,邸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词语解释
亦作“氊邸”。铺有毡的坐榻和以凤凰羽为饰的屏风。语出《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氊案,设皇邸。” 贾公彦 疏:“张毡案者,案谓牀也,牀上著毡即谓之毡案;设皇邸者,邸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掌次閲氊邸之则,封人考壝宫之旨。”氊,一本作“ 毡 ”。
引证解释
⒈ 氊,一本作“毡”。氊,一本作“毡”。
引亦作“氊邸”。铺有毡的坐榻和以凤凰羽为饰的屏风。语出《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氊案,设皇邸。”
贾公彦疏:“张毡案者,案谓牀也,牀上著毡即谓之毡案;设皇邸者,邸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掌次閲氊邸之则,封人考壝宫之旨。”
毡邸的网络释义
毡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氈,撚毛也。——《说文》
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周礼·天官·掌皮》
(2) 又如:毡单(毡垫);毡布(指毛织成的布);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毡衫(毡制的衣衫);毡屋(即毡帐);毡席(毡制的铺垫用具);毡帽(毡制的帽子);毡毯(毛毡制成的毯子)
英文翻译
felt; rug, carp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n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氐(
)声。本义:战国时诸侯或朝见皇帝时在京城的住所。泛指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2) 同本义
邸,属国舍也。——《说文》
舍燕邸。——《汉书·卢绾传》。注:“诸侯王及诸郡朝宿之馆,在京师者谓之邸。”
(3) 又如:邸城(古代在京师为郡国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
(4) 高级官员、贵族办事或居住的地方 。如:官邸;邸阁(屯积军粮的场所);邸观(邸舍与楼观);邸院(邸宅);私邸
(5) 店铺 。如:邸店(古代兼具堆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店铺)
(6) 止,到
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史记·河渠书》
邸余车兮方林。——《楚辞·屈原·涉江》
英文翻译
official residence, residence of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3 dai5 [台湾四县腔] di3 dai5 [客英字典] di3 [宝安腔] di3 dai3 [梅县腔] d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ai4 di3
◎ 潮州话:d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3 dai5 [台湾四县腔] di3 dai5 [客英字典] di3 [宝安腔] di3 dai3 [梅县腔] d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ai4 di3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邸 | 都禮 | 端 | 齊開 | 上聲 | 薺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tex/tej | t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