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毼
繁体
氈毼
注音
ㄓㄢ ㄏㄜˊ
词语释义
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毼,一本作“褐”。
词语解释
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 印度 ,微有增损。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气序风寒,人衣毡毼。”毼,一本作“ 褐 ”。
引证解释
⒈ 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⒉ 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毼,一本作“褐”。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气序风寒,人衣毡毼。”
毡毼的网络释义
毡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氈,撚毛也。——《说文》
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周礼·天官·掌皮》
(2) 又如:毡单(毡垫);毡布(指毛织成的布);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毡衫(毡制的衣衫);毡屋(即毡帐);毡席(毡制的铺垫用具);毡帽(毡制的帽子);毡毯(毛毡制成的毯子)
英文翻译
felt; rug, carp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