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气

dú qì [ du qi]
繁体 毒氣
注音 ㄉㄨˊ ㄑ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毒气 dúqì

(1) 气体的毒剂;泛指有毒的气体

poison gas

词语解释

  1. 瘴疠之气。

    《汉书·王莽传中》:“ 僰道 以南,山险高深, 茂 多敺众远居,费以亿计,吏士离毒气死者什七。”《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 仁 以 舂陵 地埶下溼,山林毒气,上书求减邑内徙。”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汉 永昌郡 不违县 有禁水,水有毒气,唯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涉。”《三国演义》第八八回:“目今炎天,毒聚 瀘水 ,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有人渡水,必中其毒;或饮此水,其人必死。”

  2. 灾气。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戏,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3. 毒力。

    《法苑珠林》卷六三:“﹝五百偷贼﹞尽皆饥渴,於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4. 佛教语。指贪、瞋、痴三毒之习气。

    《法华经·寿量品》:“毒气深入,失其本心故。”《法苑珠林》卷六八:“邪见毒炽,令出是毒气。”

  5. 气状的毒剂。旧称毒瓦斯。

引证解释

⒈ 瘴疠之气。

《汉书·王莽传中》:“僰道以南,山险高深, 茂多敺众远居,费以亿计,吏士离毒气死者什七。”
《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仁以舂陵地埶下溼,山林毒气,上书求减邑内徙。”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汉永昌郡不违县有禁水,水有毒气,唯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涉。”
《三国演义》第八八回:“目今炎天,毒聚瀘水,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有人渡水,必中其毒;或饮此水,其人必死。”

⒉ 灾气。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戏,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⒊ 毒力。

《法苑珠林》卷六三:“﹝五百偷贼﹞尽皆饥渴,於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⒋ 佛教语。指贪、瞋、痴三毒之习气。

《法华经·寿量品》:“毒气深入,失其本心故。”
《法苑珠林》卷六八:“邪见毒炽,令出是毒气。”

⒌ 气状的毒剂。旧称毒瓦斯。

毒气的国语词典

一种武器。用放射器依风力吹送到敌方的有毒气体,或以毒瓦斯弹投送到敌方,而直接或间接杀伤敌人。

毒气的网络释义

毒气

  •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的统称。
  • 毒气有自然界产生和人工制造两种;其中人工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毒气一般被用于军事目的,属于化学武器。有些毒气内所含的物质能够附着于红细胞,令红细胞的载氧量减低,愈多的毒气吸入,会使得红细胞的载氧量愈低。吸入过量的毒气可以令到人窒息,甚至死亡。
  • 毒气造句

    的屁,真有威力,一臭臭到西班牙去,西班牙的国王在看戏,突然闻到有毒气,谁放得响,谁就做队长,谁放得臭,谁就做皇后,谁放得不响又不臭,说明你的还不够。
    对漏毒气事件,厂方讳莫如深,不愿接受采访。
    如果你连腐烂土豆的气味都无法忍受一个星期,你就不能让嫉妒的毒气占据你的一生。
    雪花飘飞舞小寒,气温低下冬季寒。出门注意受风寒,身体不佳不胜寒。炉火炙热来驱寒,谨防煤烟毒气寒。开门通风小心寒,幸福安康度小寒。祝君小心别受寒,愿你体健傲严寒。
    矿井中到处充斥着损害人体健康的矿尘及像一氧化碳、氡等有毒气体,这些都会通过呼吸由肺部进入人体。
    吸烟,吸入的是尼古丁、烟碱;吐出的是毒气、病毒。世界无烟日,远离香烟。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爱的人,戒烟,从我做起!
    的尖脆声,魔人心头一紧,立刻侧肩,躲过此剑,回手一掌带着毒气袭向朱烁云,不等他掌打到,紧接着‘秋道尘’猛力一剑划出星光刺向魔人眼睛。
    然而这些焚烧厂却成为包括二恶英和汞等有毒气体的源头,这些毒气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浮屠经缓缓运转,李凡身上浮现出黑白交加淡淡的灵力光芒,将他给包裹住,李元风灵力中所蕴含的毒气尽数被他抵挡在外围。
    这种物质燃烧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
    但是,这个间歇泉不像其它间歇泉,它喷发的时候毒气也一起冲起来。
    必须强烈谴责伊拉在,并且如果它不将它库存的氰化物和芥子毒气摧毁,就必须以孤立它做威胁。
    突然,一个身影从门的背后一掠而过,一连串的蝙蝠形状黑色幻影从那人的身躯上飞出来,那蝙蝠幻影环绕着滚滚的毒气向林涛他们攻击而去,真是突如其来的一击。
    研究小组雇学生进行试验,将神经毒气三氯硝基甲烷喷射到学生眼睛和鼻子中。
    记者现场连线时疑吸入毒气大笑不止。
    场中一阵狂风起,播土扬尘,一股白雾冲天,毒气迷蒙,白雾中一条粗若滚筒的青色大蟒蛇盘了出来,蛇信子忽吞忽吐,眼中冰冷一片。
    “伊斯兰国”使用芥子毒气,或正在自制化学武器视频截图。
    “海霸王”液氨泄漏毒气迅速扩散。
    最近一款新型毯子在国外掀起了网络热销狂潮,这种毯子号称能让夫妻更恩爱,美其名曰"婚姻甜蜜毯",它可以完全吸收伴侣释放出来的臭屁,使另一半免遭"毒气弹"袭击!
    木星的带纹实际上是云层,其中南赤道带的主要成分是盘旋在木星有毒气体表面上的氨冰、硫和磷。

    汉字详情

    dú,dài [du,dai]
    部首: 511
    笔画: 9
    五笔: GXGU
    姓名学:
    仓颉: QMWYI
    四角: 507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屮(象草木初生),毒声。本义:毒草滋生)

    (2) 毒物;毒药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说文》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医师》

    (3)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尽癍回(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毒弩(发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虫);毒恶(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蝎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4) 祸患,祸害 。如:毒患(祸患);毒乱(祸乱);毒浪(恶浪。比喻动乱,灾难)

    (5) 苦;苦痛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6) 罪恶 。如:毒乱(为恶作乱;破坏扰乱)

    (7) 姓

    动词

    (1) 毒害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毒老鼠;毒人(毒害别人);毒化(利用毒品残害人们。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毒瘾(吸毒的癖好。因吸毒而失业,贫穷潦倒);毒钩(指某些动物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

    (3) 伤害;危害 。如:毒祸(危害;伤害);毒螫(毒害;危害);毒贼(残害,伤害)

    (4) 怨恨,憎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毒情(怨仇);毒恨(痛恨;憎恨);毒苦(怨恨);毒孽(犹痛恨);毒情(犹冤仇)

    (6) 通“督”。治理

    以此毒天下。——《易·师》

    形容词

    (1) 有毒的;恶性的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毒卉(毒草);毒虫(使人害病的虫);毒蝤(有毒的梭子蟹);毒鱼口(也称便毒、横痃,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毒蛇螫手,壮士解腕(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毒孽(深重的罪孽);毒病(恶性病症);毒症(毒病);毒肿(毒性肿块);毒疮(恶性疮疡);毒利(恶疾)

    (3) 厚;多 。如:毒赋(繁重的赋税);毒炽(毒气盛炽)

    (4) 暴烈;猛烈 。如:毒毒(酷烈);毒燎(烈火)

    (5) 指极盛的热气 。如:毒暑(酷热的夏天)

    (6) 厉害;甚于

    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水经注·河水》

    (7) 又如:毒严(严寒)

    (8) 狠;狠毒 。如:毒着儿(毒手;毒辣的法子);毒切(狠毒严酷);毒恶(狠毒凶恶);毒口(恶毒的语言)

    dài

    (1) 古同“玳”,玳瑁。

    英文翻译

    poison, venom;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 客家话:[梅县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丰腔] tuk8 teu6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tug6 [宝安腔] t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沃入聲開口一等duuk/dvkdʰuok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