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

mǔ yīn [ mu yin]
注音 ㄇㄨˇ 一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母音 mǔyīn

(1) 元音

vowel

词语解释

  1. 即元音。对“子音”而言。详“ 元音 ”。

引证解释

⒈ 即元音。对“子音”而言。详“元音”。

母音的国语词典

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者,称为「母音」。均可独自成音,如国音字母中的ㄚ、ㄛ、ㄜ、ㄝ等。

母音的网络释义

母音

  • “母音”是语言专用的词汇。元音就是母音。什么是元音呢? 在拉丁字母中,A、E、I、O、U通常都是元音字母。然而,具体的定义还是视乎各种语言的定义。例如,在威尔士语,W和Y也是元音字母;捷克语用上了R来表示其中一个卷舌的元音,所以在捷克语中,“R”也是一个元音字母。另外,在印度次大陆的不少语言,都有元音化r及元音化l这两个特殊元音。香港开埠初期,当地通行广州话,而广州话的“子”、“四”等字的元音(韵母),在外国人听起来,就好像英语的“Z”音,所以殖民地官员用上了Z来拼这些字,变成了“Tsz”、“Sz”。这么说来,连“Z”也可以变成元音字母了。国语的注音二式和雅礼拼音也都是如此。所以,要看一个字母是否元音字母,并不能死记,而要随同不同的语言而有变化。希腊字母的道理也相同,因为在特殊的程况下“Η”可以不是元音字母,而是标示/h/音的字母。
  • 母音的翻译

    英语: vowel
    德语: Selbstlaut (S)​
    法语: voyelle

    母音造句

    人们最常提到南方人的说话特点还是他们拉长母音,慢慢说话的态度。
    其中的主题有概论,母音,子音,音节重音,节奏,语调,补充单元。
    九龄以母老在乡,而河北道里辽远,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望得数承母音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
    来自阿拉巴马州和路易西安那州的居民虽然都拉长母音,但听起来却完全不一样。
    全书分为八大主题,将语言的元素逐一分解,并针对所有发音的细节作详细介绍,包括:母音、子音、子音群、重音与节奏、连音、语调等。
    那个学生在练习一个新母音的发音。
    元音交替可以是某种程度的母音变换。
    每一课分为三大部分母音,重音和口语阅读。
    希伯来人用放在线下的母音符号。
    那是因为在越南字音节结尾的地方,或许是个子音,也有可能会是个半母音。
    母音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母音本身准确性的调节,母音相互之间的色彩调节,母音对于歌唱状态的调节。
    短母音与长母音,何者先教?
    分为两部分:母音和子音。
    本研究中用于两个控制组的音韵觉识训练仅包含母音辨识、音素混合、音素切割。

    汉字详情

    [mu]
    部首: 511
    笔画: 5
    五笔: XGUI
    姓名学:
    仓颉: WYI
    四角: 77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厚上聲開口一等məumux/mov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