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乃

wú nǎi [ wu nai]
注音 ㄨˊ ㄋㄞˇ

词语释义

表示推测的语气。

词语解释

  1. 莫非;岂非。

    《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 袁枚 《新齐谐·百四十村》:“ 周叟 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

  2. 犹无奈。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引证解释

⒈ 莫非;岂非。

《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
《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袁枚《新齐谐·百四十村》:“周叟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

⒉ 犹无奈。

宋赵时庚《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姜埰《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毋乃的国语词典

岂非、莫非、未免、只恐,表示推测的语气。《左传.昭公十六年》:「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聊斋志异.卷一.青凤》:「旨酒自饮,不一邀主人,毋乃太吝?」也作「无乃」。

毋乃的网络释义

毋乃

  • 毋乃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莫非;岂非。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439
    笔画: 4
    五笔: XD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WJ
    四角: 77550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2) 同本义

    毋,止之也。——《说文》

    毋,止之辞。——《广韵》

    毋者,禁之也。——《论衡·谴告》

    毋不敬。——《礼记·曲礼上》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毋从俱死。——《史记·项羽本纪》

    毋内诸侯。

    毋妄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毋多谈。

    (3) 又如: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计);毋己(不得,不能);毋违(不得违误);毋令逃逸;毋自欺

    (4) 不 。表示否定。如:毋事(不事,不从事);毋须(无须,不必);毋庸讳言

    (5) 无

    身自持筑臿,胫毋毛。——《史记·秦始皇纪》

    (6) 又如:毋害(无比)

    (7) 姓

    动词

    同“无”。没有。与“有”相对 。如:毋几(没有希望);毋何(没有别的事);毋我(无私见);毋度(没有节制)

    代词

    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

    毋敢夜行。——《史记》

    助词

    用于句首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左传》

    英文翻译

    do not; not; surname; rad. 80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1 mu1 m2 [客英字典] vu1 [陆丰腔] wu3 [梅县腔] wu1 [宝安腔] mu1 wu1 [客语拼音字汇] m1 m2 [台湾四县腔] wu1 mu1 m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ĭumyo/miu
    nǎi [nai]
    部首: 103
    笔画: 2
    五笔: ET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HS
    四角: 17227

    详细解释

    代词

    (1) 你,你的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3) 他的

    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5) 此,这个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7) 这样,如此

    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

    动词

    (1) 是,就是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

    副词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只,仅仅 。如:唯虚心乃能进步

    (3) 竟,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4) 却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5) 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令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

    连词

    可是,然而

    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英文翻译

    then; really, indeed; as it turned out, after all; namely

    方言集汇

    ◎ 粤语:naai5 oi2
    ◎ 客家话:[陆丰腔] nai1 [海陆丰腔] nai1 nai3 [台湾四县腔] nai1 nai3 [客英字典] nai3 ne3 [客语拼音字汇] nai1 [梅县腔] nai1 [东莞腔] lai3 [宝安腔] lai1
    ◎ 潮州话:nai6 nai2 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亥上聲開口一等nɒinaix/n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