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没齿,终生。
宋 范仲淹 《谪守睦州作》诗:“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明 王世贞 《说部·左逸》:“抑先王之不获正始也,殁齿有隐憾焉。”
引证解释
⒈ 没齿,终生。
引宋范仲淹《谪守睦州作》诗:“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明王世贞《说部·左逸》:“抑先王之不获正始也,殁齿有隐憾焉。”
殁齿的网络释义
殁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歺(
)声。歺残骨,与死亡有关。本义:死)(2) 同本义
殁,终也。——《广雅·释诂四》
伯乐既殁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管仲殁矣。——《国语·晋语四》
少者殁而长者存。——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既殁(既已死亡);殁世(终生;终其一生;去世);殁命(舍命,拚死);殁齿(没齿,终生)
(4) 通“刎”。自杀 。如:殁身(杀身;终生)
(5) 消灭
道逢匈奴骑兵,皆为所殁。——《后汉书》
(6) 通“没”。隐没;沦没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唐· 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mut8 [陆丰腔] mut8
◎ 潮州话:mog8 mug8 (môk mûk 旧时mû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没 | 莫勃 | 明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muo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2) 同本义
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大戴礼记·易本命》
发堕齿槁。——《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
(3) 又如:齿吻(齿及唇);齿颊(牙齿与脸颊)
(4) 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齿革羽毛。——《书·禹贡》。传:“象牙也。”
(5) 又如:锯齿;梳齿;羊齿(一种植物)
(6) 指年龄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数年也。”
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礼记·文王世子》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齿序(年龄的大小顺序);齿力(年龄和体力)
动词
(1) 并列,次列
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注:“列也。”
百官以此相齿。——《庄子·天下》
(2) 又如:齿列(与人同等并列);齿遇(以同等相对待);齿班(并列)
(3) 谈说,重视 。如:齿及(说及,挂齿);齿牙余论(言词之力;口舌之劳)
(4) 录用,收纳
终身不齿。——《礼记·王制》。注:“犹录也。”按,齿有行列者。
(5) 又如:齿召(予以录用征召);齿用(录用);齿旧(录用旧臣)
(6) 挡,触
吾谋适合意,几亦齿奸锋。——宋· 王安石文
(7) 又如:齿战(上下齿连连相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戈衣2(起)徐丸2(耻),ki2 cin2(khí chhí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