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憋

wāi biē [ wai bie]
注音 ㄨㄞ ㄅ一ㄝ

词语释义

见“歪撇 ”。

词语解释

  1. 见“ 歪撇 ”。

引证解释

⒈ 见“歪撇”。

歪憋的国语词典

捣乱、胡闹。《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间或有个把好先生,不似这等的,那学生又歪憋起来了,进了学,拜也不拜一拜,甚至撞见了也不作一个揖。」也作「歪撇」。

汉字详情

wāi [wai]
部首: 447
笔画: 9
五笔: GIGH
五行:
仓颉: MFMY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合不正二字为一字,“不正”为歪。本义:不正,偏斜)

(2) 同本义

适值公案桌歪欹(),…其案桌遂不歪欹。——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3) 又如:歪辣(脚跟不正。喻指作风不正派);歪不横楞(歪歪扭扭。歪斜不正的样子);歪不楞(丑陋);歪欹(不正);歪嘴

(4) 不正当;不正派;不正直

你那师父那秃歪刺货往那里去了?——《红楼梦》

(5) 又如:歪摆布(用不正当手段捉弄人);歪物件(坏东西。骂人的话);歪人(不正派的人);歪货(贱货,坏家伙。来路不正的人);歪剌(歪剌骨。歪剌货。卑劣下贱的人);歪歪搭搭(不正派);歪意(邪念,坏心思);歪行货(坏家伙);歪剌姑气(邪气;冤气);歪主意;歪念头;歪道理;歪话(反对的话);歪憋(蛮不讲理)

(6) 狠,恶 。如:歪憋(蛮不讲理)

(7) 胡乱,任性 。如:歪厮缠(死搅蛮缠);歪充(胡乱冒充);歪死缠,歪缠(无理取闹);歪好(好坏,不管怎样);歪撇(任性倔强)

动词

(1) 使倾斜;弄斜 。如:小女孩歪着头聚精会神地听着

(2) 躺;侧卧或半躺下休息

进了西轩,歪在床上。——清· 庾岭劳人《蜃楼志全传》

(3) 又如:歪一会

(4) 〈方〉∶诬陷,把责任推卸给他人 。如:歪曲派(错怪)

(5) 〈方〉∶超过

晌午歪了。——管桦《雨来没有死》

(6) 扭伤

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红楼梦》

英文翻译

slant; inclined; askewd, awry

方言集汇

◎ 粤语:me2 waai1
◎ 客家话:[梅县腔] fe.3 wai1 [台湾四县腔] wai1 [客英字典] vai1 [宝安腔] wai1 fe3 [东莞腔] wai1 [海陆丰腔] wai1 [客语拼音字汇] fe3 vai1 [陆丰腔] wai1
◎ 潮州话:污埃1 徐娃2 ,uai1 cua2(uai tshuá)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火媧佳合平聲合口二等hrue/xoe
biē [bie]
部首: 440
笔画: 15
五笔: UMIN
五行:
仓颉: FKP
四角: 9833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敝声。本义:性急)

(2) 同本义

憋,曰性急。——《集韵》

(3) 又如:憋懯(亦作“憋怤”。急性);憋肠(急性子);憋古(性格暴烈、古怪、不合时宜)

(4) 凶恶 。如:憋懆(凶狠)

(5) 执拗 。如:憋拗(固执;执拗);憋劣(刚直,固执)

动词

(1) 憋闷,气闷 。如:憋的慌(非常气闷);憋憋焦焦(烦躁,气恼)

(2) 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 。如:憋足劲;这口气憋了十年;憋住笑

(3) 闹别扭;赌气 。如:憋性(闹别扭,赌气)

英文翻译

to suppress inner feelings; h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bit3
◎ 客家话:[梅县腔] biet7 [海陆丰腔] biet7 piet7 [客英字典] pet7 biet7 [宝安腔] pet7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ad5 [台湾四县腔] biet7 pi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并列薛A開入聲開口三等仙Apĭɛtpjet/p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