歔欷

xū xī [ xu xi]
注音 ㄒㄨ ㄒ一

词语释义

歔欷 xūxī

(1) 哀叹抽泣声

歔欷流涕。——·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the sound of sorrows and sobs

词语解释

  1. 悲泣;抽噎;叹息。

    《楚辞·离骚》:“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汉 蔡琰 《悲愤诗》:“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晋 卢谌 《赠刘琨一首并书》:“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睹丝而后歔欷哉。”《新唐书·刘祥道传》:“稍迁司刑太常伯。每覆大狱,必歔欷累叹。”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长老至今言之,犹歔欷酸鼻。”

引证解释

⒈ 悲泣;抽噎;叹息。

《楚辞·离骚》:“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汉蔡琰《悲愤诗》:“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晋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睹丝而后歔欷哉。”
《新唐书·刘祥道传》:“稍迁司刑太常伯。每覆大狱,必歔欷累叹。”
宋司马光《论横山疏》:“长老至今言之,犹歔欷酸鼻。”

歔欷的国语词典

悲泣抽噎。《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泣歔欷而霑衿,厌白玉以为面兮。」唐.韩愈〈祭田横墓文〉:「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歔欷而不可禁。」也作「嘘唏」。

歔欷的网络释义

歔欷

  • 歔欷,汉语词汇。
  • 拼音:xū xī
  • 释义:指悲泣;叹息等。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427
    笔画: 15
    五笔: HAOW
    仓颉: YCNO
    四角: 27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叹息

    歔,欷也。一曰出气也。——《说文》

    曾歔欷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汉司马迁引而申之,于其序外戚也,言命者四,言之皆累歔。—— 清· 龚自珍《尊命二》

    (2) 又如:歔吁;歔泣(叹息哭泣)

    (3) 鼻孔出气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老子》

    (4) 抽泣 。如:歔歈(悲歌)

    英文翻译

    blow through nose, snort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宝安腔] hi1 [海陆丰腔] 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朽居平聲開口三等hio/xivkʰĭo
    [xi]
    部首: 427
    笔画: 11
    五笔: QDMW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KBNO
    四角: 47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希声。“欠”与出气有关。本义:抽噎;哽咽) 同本义

    直憯悽惏栗,清劆塱涼增欷。——《文选·宋玉·风赋》

    (2) 又如:欷歔(哽咽;叹气);欷吁(嗟叹的声音)

    英文翻译

    sob; sigh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梅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海陆丰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香衣微開平聲開口三等xĭəihioi/xi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