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翕
词语释义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大率元气嘘翕,天随气而涨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
词语解释
同“嘘噏”。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大率元气嘘翕,天随气而涨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
引证解释
⒈ 同“嘘噏”。
引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大率元气嘘翕,天随气而涨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
嘘翕的网络释义
嘘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ī
(1) 表示制止、鄙斥 。如:嘘!别把大娘吵醒了!;嘘!你不要胡说!;嘘,你有啥高招!
(2) 另见
xū
动词
(1) (形声。从口,虚声。本义:缓缓吐气;呵气)
(2) 同本义
嘘,吹也。——《说文》
出气缓曰嘘。——《声类》
仰天而嘘。——《庄子·齐物论》
嘘为雨露,噫为风雷。——刘禹锡《天论下》
龙嘘气成云。——韩愈《杂说》
(3) 又如:嘘咈(呼吸;呼气与吸气);嘘吸(吐纳呼吸);嘘呵(形容风扬火气;呵气使暖);嘘咻(形容喘气的样子);嘘歙(呼吸)
(4) 叹息
长嘘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
言未卒,因嘘唏服臆。——《史记·扁鹊佳》
魂梦天涯无暂歇,枕上长嘘。——《敦煌曲子词》
(5) 又如:嘘欷(哀叹抽泣声);嘘嗟(嗟叹);嘘叹(叹息)
(6) 〈方〉∶发出“嘘”(
)的声音来制止或驱逐 。如:把他嘘下台(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hi1 [宝安腔] h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羽,合声。本义:闭合;收拢)
(2) 同本义
蝘之兴,五日翕。——《夏小正》。按,飞起也。
翕如也。——《论语》。皇疏:“习也。”
伐翕伐张。——《荀子·议兵》
唯南有箕,载翕其舌。——《诗·小雅·大东》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韩非子·喻老》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翕翼(合翼);翕敛(收敛;收缩)
(4) 聚集
翕集家门,倾动人物。——《世说新语·排调》
(5) 又如:翕集(聚集);翕翕(和合的样子);翕聚(会聚)
(6) 顺从 。如:翕习(顺心;惬意);翕服(顺服;悦服)
(7) 变动
宇宙翕变,草木增荣。——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形容词
(1) 和好;一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常棣》
君民翕然,倚以致平。——王安石《知人》
(2) 又如:翕合(协调一致);翕应(谓相互响应);翕绎(声音和谐相续)
(3) 盛
翕,盛也。——《广韵》
(4) 又如:翕如(指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盛况);翕习(威盛的样子)?
(5) 迅疾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6) 又如:翕欻(快速);翕忽(形容疾速的样子);翕习(疾快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p7 him5 [梅县腔] hip7 [台湾四县腔] hip7 him5 [宝安腔] hip7 [客英字典] hip7 [客语拼音字汇] hib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吸 | 許及 | 曉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xĭĕp | hip/xy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