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班

xiē bān [ xie ban]
注音 ㄒ一ㄝ ㄅㄢ

词语释义

歇班 xiēbān

(1) 按照规定不上班,休息

be off duty;have time off

词语解释

  1. 按照规定不上班。如:今天该他歇班。

引证解释

⒈ 按照规定不上班。

如:今天该他歇班。

歇班的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指按照排定时间不上班。

歇班造句

今天是星期日,工厂歇班。
我今天下午歇班,想到花园里坐坐,休息休息。
暑假来临,让烦恼歇歇班,快乐一下;让压力走走远,轻松一下;让祝福报报到,甜蜜一下;祝你暑假快乐,幸福一“夏”!
站办私室的人之所以经常被称息“文领工人”,就是由于他们通常是衣着软领皂衬衫,解着领带往歇班。
上班如防贼,没事偷懒会;下班如土匪,倒头随便睡;歇班如游击队,逮谁就吃谁;误班如犯罪,见了领导装有愧;旷班如反水,理直气壮说无悔,领导也说无所谓。精英人才不白给,离了哥。
中秋节也不歇班,平日怎么过中秋节就怎么过。
我歇班那天就修理歪了的篱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不少情侣前来准备登记,但是由于婚姻登记处的歇班,他们表示非常遗憾,只能另寻良日。
暑假来临,让烦恼歇歇班,快乐一下;让压力走走远,轻松一下;让笑容上上岗,幸福一下;让祝福报报到,甜蜜一下;祝你暑假快乐,幸福一“夏”!

汉字详情

xiē [xie]
部首: 427
笔画: 13
五笔: JQWW
五行:
仓颉: AVNO
四角: 677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曷( )声。歇息与出气有关,故从“欠”。本义:休息)

(2) 同本义(侧重于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以消除疲劳)

歇,息也。——《说文》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红楼梦》

(3) 又如:歇泊(休息);歇子(小歇;稍憩);歇午(歇中,歇晌。皆指午间休息);歇夏(歇伏,伏天休息);歇晚(晚上休息);歇热(乘凉)

(4) 停止,中止活动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要歇业的店铺,暂时不准歇。——茅盾《动摇》

(5) 又如:歇令(停止,住手);歇浪(关掉;打烊)

(6) 睡眠,躺下来休息 。如:他在朋友家里歇了一夜

(7) 留宿 。在旅店等处住宿

张主管闲坐半晌,安排歇宿。——《京本通俗小说》

(8) 又如:歇家(旅舍;住宿处;兼搞跑腿、牵线的客店;客店主人);歇卧(睡觉,过夜);歇店(住客店;客店)

(9) 竭,尽,到了尽头

难未歇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李贺《伤心行》

(10) 又如:歇绝(消失);歇微(衰退消失);歇灭(息灭,消失);歇落 (消失)

(11) 凋零,花、木、草枯萎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12) 气味散发;消散

歇,气越泄。——《说文》

名词

曾经

我屋里家主婆从来勿曾说歇,耐倒要管起我来哉。——《海上花列传》

量词

(1) 表示动作次数,相当于“番”、“次”

又嘱咐两三歇。——《西厢记诸宫调》

(2) 表示一段时间,相当于“一会儿”

老身直去县前那家有好酒,买一瓶来,有好歇儿担阁。——《水浒传》

好半歇到岸。——《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

(3) 又如:歇歇(一会儿,形容时间短);歇子(一会儿)

英文翻译

rest, stop, lodge

方言集汇

◎ 粤语:hi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et7 [宝安腔] ket7 het7 [梅县腔] het8 hi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沙头角腔] het7 [台湾四县腔] hiet7
◎ 潮州话:h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謁月開入聲開口三等xĭɐthiat/xiat
bān [ban]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Y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GILG
四角: 11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2)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3)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4)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又如:班马

(6) 赏赐;分给

晋侯执 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7)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8) 分布;铺开

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9) 又如:班卖(摊开出卖);班荆

(10) 颁布。后作“颁”

周公…制礼乐,班度量,而下大服。——《汉书·翟方进传》

(11) 又如:班政(颁布政令);班论(颁布);班布(犹公布)

(12) 返回

请班师。——《左传·襄公十年》。注:“还也。”

(13) 又如:班军(回师,撤军);班旋(犹班师)

(14) 排列

班位于天下。——《韩非子·存韩》

名词

(1) 职位等次,位次;等级

班在九人。——《左传·文公六年》。注:“位也。”

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隋书·百官志》

(2) 又如:班秩(官员的品级);班禄(班位和俸禄);班资(官阶和资格)

(3) 序列;排列等级

班,次也。——《小尔雅》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广雅》

(4)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5)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班朝治军。——《礼记·曲礼》

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6)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台(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7)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如:班首(班头;为首的);班本(指戏文本);戏班;文班;武班

(8)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如:西班牙语班

(9)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如:三连六班冲上去!

(10)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如:三班倒;上夜班

(11) 指妓院 。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12) 姓

形容词

(1)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

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韩非子·外储说左》

(2) 又如:班衣戏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班驳(杂色,色彩斑斓)

(3) 定时开行的 。如:班机;班车

量词

(1) 用于人群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儒林外史》

(2) 又如:一班人马

(3)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如:头班船;二班车

英文翻译

class, group, grade; squad; job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n1 [陆丰腔] ban1 [梅县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东莞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宝安腔] b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還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anpran/pean

歇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