欿傺
词语释义
陷止;敛藏。
词语解释
陷止;敛藏。
《楚辞·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王逸 注:“ 楚 人谓住曰傺也。欿,本多作‘坎’。”六臣本《文选》作“坎傺”。 吕延济 注:“坎傺,陷止也。言收歛长养之气,使陷止沉藏,但以秋气杀物矣。”
引证解释
陷止;敛藏。
《楚辞·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王逸注:“ 楚人谓住曰傺也。欿,本多作‘坎’。”六臣本《文选》作“坎傺”。 吕延济注:“坎傺,陷止也。言收歛长养之气,使陷止沉藏,但以秋气杀物矣。”
欿傺的国语词典
陷于停止的状态。
欿傺的网络释义
欿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欠,舀声。本义:欲,求取)
(2) 假借为“歉”。谦虚,不自满
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孟子·尽心上》
(3) 又如:欿憾(自觉有缺失而感到遗憾);欿视(对自己不满意,认为不足);欿欿(不自满貌)
(4) 忧愁的的样子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楚辞·哀时命》
(5) 又如:欿切(愁苦,痛切)
名词
通“坎”。坑,地面低陷的地方
至则欿用牲,加书,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孟子·尽心上》
英文翻译
discontented; sad; gloomy
方言集汇
◎ 粤语:ham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m3 [台湾四县腔] kam3 [梅县腔] kam1 [海陆丰腔] kam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m3 [台湾四县腔] kam3 [梅县腔] kam1 [海陆丰腔] k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頷 | 胡感 | 匣 | 覃 | 上聲 | 感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ɣɒm | ghomx/h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