欬嗽

kài sòu [ kai sou]
注音 ㄎㄞˋ ㄙㄡˋ

词语释义

1.咳嗽。

词语解释

  1. 咳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於湿,冬生欬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民病喉欬嗽、筋挛、鼻仇塞。”《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军吏 李成 苦欬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

引证解释

⒈ 咳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於湿,冬生欬嗽。”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民病喉欬嗽、筋挛、鼻仇塞。”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军吏李成苦欬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

欬嗽的翻译

英语: Documents from syndromes
法语: Kai Sou
德语: Kai Sou

汉字详情

kài,ài [kai,ai]
部首: 427
笔画: 10
五笔: YNTW
仓颉: YONO
四角: 078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重声咳嗽

欬,逆气也。——《说文》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

在变动为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欬嗽所以利咽喉也。”

车上不广欬。——《礼记·曲礼》

鲁乐欬,字子声。——《史记·弟子传》

国多风欬。——《礼记·月令》

余左顾而废除欬,乃杀之。——《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2) 又如:欬逆(咳喘气逆);欬嗽(咳嗽);欬謦(咳嗽声);欬欬(象声词)

英文翻译

cough; sound of laughter

方言集汇

◎ 粤语:kat1 k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oi3 [客语拼音字汇] koi3 [海陆丰腔] koi3 [客英字典] ket7 [宝安腔] kai3
◎ 潮州话:k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七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犗夬開去聲開口二等qrad/eayʔæi
sòu [sou]
部首: 319
笔画: 14
五笔: KGKW
五行:
仓颉: RDLO
四角: 67082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口,欶( shuò)声。本义:咳嗽) 同本义

嗽,咳嗽。——《玉篇》

冬季有嗽,上气疾。——《周礼》

他干嗽了几声

英文翻译

cough, gargle, clear throa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s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k8 [cuk7] seu5 [梅县腔] cuk8 [东莞腔]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seu4 [宝安腔] siu5 [沙头角腔] sieu5 [海陆丰腔] cuk8 [cuk7] seu5 [客英字典] cuk7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奏去聲開口一等səusuh/s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