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慕
词语释义
欣慕
(1) 欣羡
词语解释
欣羡,爱慕。
汉 桓谭 《新论·祛蔽》:“ 关 东鄙语云:人闻 长安 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復欣慕。” 金 王若虚 《李仲和墓碣铭》:“ 仲和 素嗜杂学,闻輒欣慕,予尝力排之,能折其口而不能夺其心也。” 清 曾国藩 《<湖南文徵>序》:“惟考据之文,蒐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五节:“ 汉武帝 开 河西 四郡, 羌 人欣慕 汉 文化,陆续内附,与 汉 人杂居 凉州 各郡县。”
引证解释
⒈ 欣羡,爱慕。
引汉桓谭《新论·祛蔽》:“关东鄙语云: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復欣慕。”
金王若虚《李仲和墓碣铭》:“仲和素嗜杂学,闻輒欣慕,予尝力排之,能折其口而不能夺其心也。”
清曾国藩《<湖南文徵>序》:“惟考据之文,蒐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五节:“汉武帝开河西四郡, 羌人欣慕汉文化,陆续内附,与汉人杂居凉州各郡县。”
欣慕的网络释义
欣慕
欣慕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欣,笑喜也。——《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
欣,乐也。——《尔雅》
旨酒欣欣。——《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
君欣欣兮乐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
天地欣合。——《史记·乐书》。注:“欣,喜也。”
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欣惧(欣喜而惶恐);欣赞(欣喜赞美);欣欢(欣喜欢乐);欣赖(欣喜仰赖)
动词
(1) 爱戴
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2) 又如:欣戴(欣悦拥戴)
(3) 悦服
是以民能欣之。——《国语·晋语一》
(4) 又如:欣佩(欢欣,敬佩);欣服(悦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hiun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hin1) [him1] [客英字典] hiun1 [台湾四县腔] hiun1 (hin1) [him1] [东莞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欣 | 許斤 | 曉 | 欣 | 平聲 | 文 | 開口三等 | 臻 | 欣 | xĭən | hion/xi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2) 同本义
慕,习也。——《说文》。按,思也。
其往也如慕。——《礼记·檀弓》
巨室之所慕。——《孟子·万章》
人少,则慕父母。
(3) 又如:慕义(向往正义);慕向(思慕向往);慕企(企慕,仰慕);慕位(思慕权位);慕尚(向往推崇);慕思(向往;仰慕思念)
(4) 仰慕;羡慕
诱慕于名位。——《淮南子·原道》。注:“贪也。”
衡不慕当世。——《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慕古(仰慕古人);慕仰(仰慕);慕羡(羡慕);慕艳(艳羡);慕效(羡慕仿效);慕利(追求财利);慕蔺(钦慕贤能的人);慕化(仰慕归化);慕古薄今(厚古薄今);慕用(仰慕信赖);慕仰(仰慕)
名词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陆丰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东莞腔]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宝安腔] mu5 [海陆丰腔] mu5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暮 | 莫故 | 明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mu | moh/m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