欝湮

yù yān [ yu yan]
注音 ㄩˋ 一ㄢ

词语释义

滞塞不通;郁积不畅。

词语解释

  1. 滞塞不通;郁积不畅。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欝湮重冥下,烦寃难具説。”欝,一本作“ 鬱 ”。 清 刘大櫆 《<沉茮园诗集>序》:“作为歌诗,雕鎪抉摘,无憔悴之思,无欝湮之态。”

引证解释

⒈ 滞塞不通;郁积不畅。

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欝湮重冥下,烦寃难具説。”
欝,一本作“鬱”。 清刘大櫆《<沉茮园诗集>序》:“作为歌诗,雕鎪抉摘,无憔悴之思,无欝湮之态。”

欝湮的网络释义

欝湮

  • 欝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ù yān ,意思是滞塞不通;郁积不畅。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420
    笔画: 25
    五笔: SQQF
    仓颉: DDWLI
    四角: 44746

    英文翻译

    luxuriant; dense, thick; moody

    方言集汇

    ◎ 粤语:wat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t7 [海陆丰腔] rut7 ngut7 [梅县腔] jut7 [台湾四县腔] jut7 n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紆物入聲合口三等ʔĭuətqyot/iut
    yān,yīn [yan,yin]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SFG
    五行:
    仓颉: EMWG
    四角: 31114

    详细解释

    yān

    动词

    (1) (形声。从水,垔( yīn)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2) 同本义

    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新唐书·魏征传》

    (3) 又如:湮没不彰(埋没不显著);湮佚(埋设,散失);湮沉(湮沈;湮泯;湮昧;湮埋。埋没)

    (4) 淹没 。如:湮枯(湮没干涸);湮坠(湮没失落);湮废(湮没废弃);湮隳(湮没毁坏)

    (5) 淤塞;填塞;堵塞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湮,塞也。”

    昔老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庄子》

    (6) 又如:湮塞(堵塞)

    (7) 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后作“洇( yīn)”

    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及粉,则不湮开。——《物类相感志》

    yān

    名词

    (1) 水名 。伊水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

    (2) 姓

    (3) 另见 yīn

    英文翻译

    bury, sink, block up; s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n1 jin1
    ◎ 客家话:[陆丰腔] jim1 [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宝安腔] jen1 jin1 [海陆丰腔] rin1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in1 jen1
    ◎ 潮州话:因1(姻) 嫣1(鸢),ing1[揭阳]êng , iang1[潮州]i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qjin/inʔ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