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常绿乔木,枝细长,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白色,有香气,结蒴果,球形。原产巴西,现热带地区多有种植。是最主要的产橡胶的树种。
词语解释
常绿乔木,枝细长,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白色,有香气,结蒴果,球形。原产 巴西 ,现热带地区多有种植。是最主要的产橡胶的树种。
杨朔 《宝石》:“岛子上漫山漫野是一片 印度洋 也似的绿色,尽是茶园、咖啡园、椰子林、橡胶树林。”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枝细长,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白色,有香气,结蒴果,球形。原产巴西,现热带地区多有种植。是最主要的产橡胶的树种。
引杨朔《宝石》:“岛子上漫山漫野是一片印度洋也似的绿色,尽是茶园、咖啡园、椰子林、橡胶树林。”
橡胶树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1) 巴西橡胶树。大戟科橡皮树属,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枝细长,复叶,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花有香味。其树汁可制树胶,为制橡皮绊创膏、片状芥子泥膏、外科用橡皮器具的原料。(2) 印度橡胶树。桑科榕树属,常绿大乔木。全株平滑。叶互生,呈椭圆形。雌雄异株,果实与无花果相似。常栽植于庭园供观赏用。为橡胶原料植物之一。
橡胶树的网络释义
橡胶树
橡胶树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栎树的别名 。一般指栎实
柞之实谓之橡。——《小尔雅》
栎有两种:一种不结实者,…一种结实者,其名曰栩,其实为橡。——《本草纲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5 [宝安腔] s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4 [沙头角腔] siong5 [客英字典] siong5 [台湾四县腔] siong5 [东莞腔] siong3 [海陆丰腔] sion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像 | 徐兩 | 邪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zĭaŋ | zsiangx/szian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形容词
(1) 牢固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动词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肴 | 胡茅 | 匣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ghrau/heau | ɣ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声。本义:栽树)(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