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楷
词语释义
模楷
(1) 楷模;榜样
词语解释
楷模,榜样。
《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 李元礼 ,不畏强御 陈仲举 。” 唐 李德裕 《代符澈与幽州大将书意》:“比闻海内之论 幽州 ,师有纪律,人怀义心, 河朔 诸军以为模楷。” 明 刘基 《送余希贤归江东序》:“当是时,天下之想望二公,不啻如麒麟凤凰。而二公亦直以天下之模楷自任。” 邹韬奋 《团结的推动力》:“进步的固须继续努力,不够进步的也须以更进步自勉,彼此以进步的模楷为工作的准绳。”
效法,学习。
唐 刘知几 《史通·序列》:“苟模楷曩贤,理非可讳。” 元 沉禧 《一枝花》套曲序:“兹不自揣,勉述南吕一闋以呈。校诸杰作,固不能模楷其万一。”
引证解释
⒈ 楷模,榜样。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
唐李德裕《代符澈与幽州大将书意》:“比闻海内之论幽州,师有纪律,人怀义心, 河朔诸军以为模楷。”
明刘基《送余希贤归江东序》:“当是时,天下之想望二公,不啻如麒麟凤凰。而二公亦直以天下之模楷自任。”
邹韬奋《团结的推动力》:“进步的固须继续努力,不够进步的也须以更进步自勉,彼此以进步的模楷为工作的准绳。”
⒉ 效法,学习。
引唐刘知几《史通·序列》:“苟模楷曩贤,理非可讳。”
元沉禧《一枝花》套曲序:“兹不自揣,勉述南吕一闋以呈。校诸杰作,固不能模楷其万一。”
模楷的国语词典
值得学习的法式、榜样。也作「楷模」、「楷则」。
模楷的网络释义
模楷
模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ó
名词
(1) (形声。从木,莫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
(2) 同本义
模,法也。——《说文》。按,水曰法,木曰模,土曰型,金曰镕,竹曰笵。
缤乎其犹模绣也。——《书·大传》。注:“模所琢文章之范。”
授全模于梓匠。——左思《魏都赋》
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赵希鹄《洞天清录》
(3) 又如:模度(标准);模准(样板,规范);模宪(法则)
(4) 楷式,榜样。特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
可为达士模。——左思《咏史》诗
(5) 又如:劳模;评模;模楷(模范,榜样);模则(楷模,准则);模表(模范,表率);模范(榜样,表率)
动词
(1) 仿效,效法
彻书之金简,以身模之焉。——班固《汉武帝内传》
(2) 又如:模次(逐字仿效);模效(模仿效法);模放(模仿);模则(效法);模造(依样制造,塑造)
(3) 通“摹”。照原件描画,临摹
善隶书,特工模写。——《北史》
(4) 又如:模拓(把金石等器物上的图画、文字照原样印下来);模刻(照原样摹写雕刻);模象(描绘形容);模画(照事物原貌描画);模碑(摹刻有图文的石碑);模传(模拓而传播);模样(描摹形状情态);模写(照原样描绘);模帖(照帖摹写);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5) 另见
mú
名词
(1) 铸模,铸型:字模;铜模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u2 [宝安腔] mu2 [梅县腔] mu2 [海陆丰腔] mu2 [东莞腔] mu2 [台湾四县腔] mu2 [客英字典] mu2 [客语拼音字汇] mu2 [梅县腔] mu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模 | 莫胡 | 明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mu | mo/mu |
详细解释
jiē
名词
(1) 楷树 ,落叶乔木,果实长圆形,红色。木材可制器具。也叫:“黄连木”。如:楷木(黄连木);楷床(黄连木制的床)
(2) 另见
kǎi
名词
(1) (形声。从木,皆声。 ①(
)本义:木名。即“黄连木”。楷树枝干疏而不屈,因以形容刚直 ②法式,典范)(2) 法式,典范
楷,法也。——《广雅》
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礼记·儒行》
(3) 又如:楷法(法则;典范);楷栻(同“楷式”);楷素(楷模);为此所楷
(4) 楷书。汉字形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正书”,“真书” 。如:小楷;大楷;楷字(楷书,正楷字);楷篆(指篆书);楷隶(指隶书;楷书与隶书)
(5) 姓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gai1 [沙头角腔] gai1 [梅县腔] giai1 [台湾四县腔] kai3 gai1 [客英字典] gai1 kai3 [海陆丰腔] kai3 gai1 [客语拼音字汇] kai3 [宝安腔] gai1
◎ 潮州话:kai2(khái) gai1(ka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皆 | 古諧 | 見 | 皆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蟹 | 皆 | kɐi | krai/ka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