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橅帖”。照帖摹写。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一:“油素朝橅帖,丹铅夜较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橅帖”。照帖摹写。
引清钱谦益《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一:“油素朝橅帖,丹铅夜较书。”
模帖的网络释义
模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ó
名词
(1) (形声。从木,莫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
(2) 同本义
模,法也。——《说文》。按,水曰法,木曰模,土曰型,金曰镕,竹曰笵。
缤乎其犹模绣也。——《书·大传》。注:“模所琢文章之范。”
授全模于梓匠。——左思《魏都赋》
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赵希鹄《洞天清录》
(3) 又如:模度(标准);模准(样板,规范);模宪(法则)
(4) 楷式,榜样。特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
可为达士模。——左思《咏史》诗
(5) 又如:劳模;评模;模楷(模范,榜样);模则(楷模,准则);模表(模范,表率);模范(榜样,表率)
动词
(1) 仿效,效法
彻书之金简,以身模之焉。——班固《汉武帝内传》
(2) 又如:模次(逐字仿效);模效(模仿效法);模放(模仿);模则(效法);模造(依样制造,塑造)
(3) 通“摹”。照原件描画,临摹
善隶书,特工模写。——《北史》
(4) 又如:模拓(把金石等器物上的图画、文字照原样印下来);模刻(照原样摹写雕刻);模象(描绘形容);模画(照事物原貌描画);模碑(摹刻有图文的石碑);模传(模拓而传播);模样(描摹形状情态);模写(照原样描绘);模帖(照帖摹写);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5) 另见
mú
名词
(1) 铸模,铸型:字模;铜模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u2 [宝安腔] mu2 [梅县腔] mu2 [海陆丰腔] mu2 [东莞腔] mu2 [台湾四县腔] mu2 [客英字典] mu2 [客语拼音字汇] mu2 [梅县腔] mu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模 | 莫胡 | 明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mu | mo/mu |
详细解释
tiē
形容词
(1) 帖服。对约束、控制或权威命令顺从的
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三侠五义》
(2) 又如:伏伏帖帖;俯首帖耳;帖帖(形容帖伏收敛的样子;温顺,服帖);帖伏(折服,顺从不反抗);帖胁(拘束不展)
(3) 安定
事不妥帖。——王逸《楚辞序》
安置妥帖平不颇。——韩愈《石鼓歌》
(4) 又如:帖然(安定);帖泰(安宁;安定)
(5) 安静
帖,静也。——《广雅》
(6) 又如:帖息(平静无声);帖妥(静止不动)
动词
(1) 粘。同“贴”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如:帖黄(贴黄。唐时敕书用纸。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黄纸贴之)
(3) 紧挨着
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世说新语·假谲》
(4) 又如:帖骑(贴身于马上);帖席(贴卧席上);帖伏(贴地而伏)
(5) 砌垒
帖石防溃岸。——唐· 杜甫《早起》
(6) 添补,增添 。
(7) 如:帖例(帖附前例)
(8) 典押
臣计天下编户,贫弱者众,有卖舍、帖田供王役者。——《新唐书·李峤传》
(9) 另见
tiě
名词
(1) 官府文书,公文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杜甫《新安吏》
(2) 又如:帖发(行文发送);帖写(清时衙门中的抄写小吏);帖头(差役)
(3) 证券;单据;凭证
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宋史》
(4) 写有简短文字的柬帖 。
(5) 如:名帖;拜帖;盟帖;庚帖;请帖;下帖子;回帖;谢帖
(6)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
(7) 如:招帖
(8) 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
题赋曰帖,故唐制帖试士曰试贴。——《通俗文》
(9) 又如:帖恬(科举考试的一种程式文章);帖经(帖文。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帖试(帖括。以帖经试士)
(10) 箭靶
箭头破帖浑无敌。——唐· 贾岛《上邠宁邢司徒》
(11) 旧时妇女置放缝纫用品的器物
启帖理针线,非独学裁缝。——唐· 孟郊《古意》
(12) 标签
以纸帖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每韵为一帖。
量词
(1) 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2) 如:一帖药
(3) 另见
tiè
名词
(1)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2) 写在帛上的书签
帖,帛书署也。——《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
(3) 名册,名簿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杜甫《新安吏》
(4) 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 。
(5) 如:晋代王羲之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6) 又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 。
(7) 如:碑帖;字帖;画帖
(8) 对联;联语
金子友来乞楹帖。——《瓯北诗话》
(9) 又如:春帖(春联)
(10)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p7 [沙头角腔] tiap7 [梅县腔] tiap7 [台湾四县腔] tiap7 [客语拼音字汇] tiab5 tiab6 [东莞腔] diap7 [陆丰腔] tiap7 [宝安腔] tiap7 [海陆丰腔] tia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怗 | 他協 | 透 | 怗 | 入聲 | 葉 | 開口四等 | 添 | 咸 | thep | tʰi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