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

liú dàn [ liu dan]
繁体 榴彈
注音 ㄌ一ㄡˊ ㄉㄢˋ

词语释义

榴弹 liúdàn

(1) 装填高级炸药且装药空腔较大的炮弹,这种弹在穿过薄防护装甲后才爆炸

high explosive shell

词语解释

  1. 战斗中常用的一种炮弹。有杀伤榴弹、爆破榴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爆炸时,靠弹丸的破片和炸药本身的能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或破坏其武器装备、防御工事等。

    杨朔 《黄海日出处》:“女炮长叫 王玉香 ,学着喊口令,什么‘瞄准手注意,正前方敌舰!’又是什么‘榴弹全装药,瞬发引信!’尽是些莫名其妙的怪口令,记也记不住。”

引证解释

⒈ 战斗中常用的一种炮弹。有杀伤榴弹、爆破榴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爆炸时,靠弹丸的破片和炸药本身的能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或破坏其武器装备、防御工事等。

杨朔《黄海日出处》:“女炮长叫王玉香,学着喊口令,什么‘瞄准手注意,正前方敌舰!’又是什么‘榴弹全装药,瞬发引信!’尽是些莫名其妙的怪口令,记也记不住。”

榴弹的国语词典

弹头装有信管,可以引爆,弹体内装高爆药,爆炸威力大,并产生碎片。以一般火炮发射,用以杀伤人员或破坏军品。

榴弹的网络释义

榴弹 (武器名称)

  • 榴弹也叫开花弹、高爆弹,是现代炮兵使用最多的基本弹种。榴弹是炮弹中的“元老”,它“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孙也最多。这类炮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或爆破的,又分为杀伤弹、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几种。
  • 榴弹是靠弹丸爆炸时的弹片和炸药本身的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炮弹。现在,一些国家已不使用这一术语,也不作为一种炮弹弹种。
  • 榴弹造句

    警方推测,该批手榴弹极可能是其夫当年私自带回来藏匿于柴屋菜坛内的。
    手榴弹没有击中巡逻兵,在旁观人群中爆炸。没有人声称对这起袭击负责,警方正在调查中。
    后来它解释道,那些装载成榴弹炮的武器仅是用来识别目标的空炮弹,有别于磷弹。
    包围后随着一声令下,我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投弹手甩出成排手榴弹。
    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配有二十四磅榴弹炮三门、十二磅过山炮十八门、三十二磅榴弹炮四门、八英寸口径大炮两门、臼炮十二门,火箭筒若干具。
    这一"军"还真把杨三刀"将"住了,杨三刀本来想把这事儿私下给武大个儿建个议,让他整顿一下店里的风气,谁知武大个儿却来了个"反扔手榴弹",让杨三刀当众把不正之风讲出来。
    "头上飞枪子儿,裤裆里头跑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
    司号员,给老子吹冲锋号!其余人杀呀···“肖剑川扔出手里最后一个手榴弹道,趁着烟雾还未散尽,左手握着勃朗宁,右手抄起大刀片,一马当先,冲坡而下。
    团民岩崎一家所在的开拓团逃难时,日军要求扔掉小孩,被母亲们集体抵制后,所有母亲和自己的孩子们在一起被日军用手榴弹炸死。
    印度政府目前已暂停了榴弹炮的招标,因为仅有系统公司一家竞标商参与竞标,然而单一竞标商的国防采办项目是不被许可的。
    他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一刹那,扑了上去,用生命换来了战友的安全。
    用手榴弹去炸这种野蛮的行为在我的心中似乎没有带来过什么美好的回忆,但是胖子似乎对于来硬的乐此不彼。南派三叔。
    当时,一名士兵跳下卡车,向检阅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当敌人倾巢来犯、战火猛烈时,我军隐伏战壕以逸待劳,候敌军接近时即以手榴弹还击,敌人攻势每为我击破。
    我们掷弹兵可不是只打枪的列兵,嘿嘿,钧座您有神器,我们的手榴弹可不是寻常货!
    该枪可在枪管下配装榴弹发射器,发射杀伤榴弹、破甲榴弹、信号弹和照明弹等,执行攻击、防卫的各种任务。
    星期三,枪手袭击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两家以商人和旅游者居多的酒店名列其中。枪手不加区分地向人开枪,扔手榴弹。
    日军破城后,官兵们“不愿受暴敌残杀,均以手榴弹自炸而死”,“临难不苟,杀身成仁”与山河共存亡的矢志。
    当李长华扔出一颗手榴弹之后,歹徒的子弹也击中了他的头部,尚华还没有缓过神来,头部也中弹了。

    汉字详情

    liú [liu]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QYL
    五行:
    吉凶:
    仓颉: DHHW
    四角: 4796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留声。本义:木名。即“石榴”)

    (2) 同本义 。一种落叶灌木,开红花,果实球状,内有很多种子,种子上的肉可吃,根和皮可做驱虫药。种子为汉·张骞出使西域时自安石国带回,故名“安石榴”,后略称“石榴”,也简称“榴”

    (3) 武器名 。如:榴弹炮;榴霰弹

    英文翻译

    pomegra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陆丰腔] liu3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iu/lioulĭəu
    dàn,tán [dan,tan]
    部首: 312
    笔画: 11
    五笔: XUJF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CWJ
    四角: 18256

    详细解释

    dàn

    名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唐· 苏涣《变律》其三

    (3)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

    (4)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 周密《齐东野语》

    (5) 弹弓

    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

    (6) 炸弹 。如:燃烧弹;氢弹;烟幕弹;催泪弹

    (7) 另见 tán

    tán

    动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

    (3) 又如:弹力(弹射的力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也指子弹弹头);弹射(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弹金(发射弹丸)

    (4) 弹击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倚柱弹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复弹其铗。

    复弹其剑铗。

    善弹琵琶。——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弹唱(一边弹奏,一边演唱);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弹棉花;弹弓(手工弹花的工具)

    (6)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7) 又如:弹琴;弹击(演奏乐器);弹弦(弹丝。弹奏弦乐器);弹纬(张弦弹奏)

    (8) 批评,揭发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曹植《与杨德祖》

    (9) 又如:抨弹(抨击);弹议(弹劾评议);弹黜(弹劾罢黜);弹文(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弹正(纠弹;纠正);弹断(讥评);弹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击)

    (10) 针刺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11) 测定重量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

    (12) 又如:弹算(掂量估模);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13) 另见 dàn

    英文翻译

    pellet, bullet, shot, shell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6 taan4
    ◎ 潮州话:tang5(thâ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