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

kǎi fǎ [ kai fa]
注音 ㄎㄞˇ ㄈㄚˇ

词语释义

1.典范;法则。 2.犹效法。 3.楷书之法。

词语解释

  1. 典范;法则。

    《晋书·隐逸传·辛谧》:“ 謐 少有志尚,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为时楷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性醇篤……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楷法焉。”

  2. 犹效法。

    《南史·柳世隆传》:“ 司马公 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3. 楷书之法。

    《晋书·卫恒传》:“ 上谷 王次仲 ,始作楷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蒋衡 ﹞工诗、古文,其《书法论》一篇,尤为讲楷法者所宗尚。”《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 ﹞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引证解释

⒈ 典范;法则。

《晋书·隐逸传·辛谧》:“謐少有志尚,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为时楷法。”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有丁覘者, 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
《明史·隐逸传·杨恒》:“恒性醇篤……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楷法焉。”

⒉ 犹效法。

《南史·柳世隆传》:“司马公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⒊ 楷书之法。

《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蒋衡﹞工诗、古文,其《书法论》一篇,尤为讲楷法者所宗尚。”
《花月痕》第四七回:“﹝李稷﹞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楷法的国语词典

效法的典范。

楷法的网络释义

楷法

  • 楷法(kǎi fǎ)ㄎㄞˇ ㄈㄚˇ,.典范;法则之意,出自《晋书·隐逸传·辛谧》
  • 汉字详情

    kǎi,jiē [kai,jie]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XX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PPA
    四角: 42962

    详细解释

    jiē

    名词

    (1) 楷树 ,落叶乔木,果实长圆形,红色。木材可制器具。也叫:“黄连木”。如:楷木(黄连木);楷床(黄连木制的床)

    (2) 另见 kǎi

    kǎi

    名词

    (1) (形声。从木,皆声。 ①( jiē)本义:木名。即“黄连木”。楷树枝干疏而不屈,因以形容刚直 ②法式,典范)

    (2) 法式,典范

    楷,法也。——《广雅》

    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礼记·儒行》

    (3) 又如:楷法(法则;典范);楷栻(同“楷式”);楷素(楷模);为此所楷

    (4) 楷书。汉字形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正书”,“真书” 。如:小楷;大楷;楷字(楷书,正楷字);楷篆(指篆书);楷隶(指隶书;楷书与隶书)

    (5) 姓

    (6) 另见 jiè

    英文翻译

    model style of Chinese wri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1 kaai2
    ◎ 客家话:[东莞腔] gai1 [沙头角腔] gai1 [梅县腔] giai1 [台湾四县腔] kai3 gai1 [客英字典] gai1 kai3 [海陆丰腔] kai3 gai1 [客语拼音字汇] kai3 [宝安腔] gai1
    ◎ 潮州话:kai2(khái) gai1(k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諧皆開平聲開口二等kɐikrai/kaei
    [fa]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GI
    四角: 34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方言集汇

    ◎ 粤语:f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乏入聲合口三等pĭwɐppyap/pvap

    楷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