椓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砸开螺壳,生食其肉。蠡,通“ 蠃 ”。
《文选·班昭<东征赋>》:“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李善 注:“登樔椓蠡,谓上古未有君臣,又无宫室,不知火化之时也……蠡与蠃古字通。”
引证解释
⒈ 谓砸开螺壳,生食其肉。蠡,通“蠃”。
引《文选·班昭<东征赋>》:“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李善注:“登樔椓蠡,谓上古未有君臣,又无宫室,不知火化之时也……蠡与蠃古字通。”
椓蠡的网络释义
椓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敲;捶
椓,击也。从木,豖声。——《说文》
椓,椎也。——《广雅》
椓之丁丁。——《诗·召南·兔罝》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诗·小雅·斯干》
(2) 又如:椓壁(在墙壁上钉桩);椓船(钉木桩以拴船);椓斛(叩斛。使所盛谷物下陷,以便多盛);椓蠡(砸开螺壳,生食其肉)
(3) 毁坏;伤害
民今之无禄,天天是椓。——《诗·小雅·正月》
一呷之药,椓我天民。——《清朝野史大观》
(4) 又如:椓毁(毁坏);椓丧(遭受伤害);椓破(摧残破坏)
(5) 宫刑
杀戮无辜,爱始淫为劓、刵、椓、黥。——《书·吕刑》。孔传:“截人耳鼻,椓阴黥面。”
(6) 又如:椓阴(宫刑);椓窃(掩闭女子阴门的宫刑)
(7) 告发,攻讦
卫侯辞以难, 太子又使椓之。——《左传·哀公十七年》。 杜预注:“椓,诉。” 杨伯峻注:“此言 太子庆疾于 赵鞅使者前毁谤 中伤其父。”
名词
阉人,割了生殖器的男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og5 [海陆丰腔] dok7 [客英字典] dok7 [台湾四县腔] dok7 [梅县腔] dok7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í
名词
(1)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2) 又如: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3) 另见
lǐ
动词
虫蛀木 。引申为器物久磨将断的样子
蠡,虫啮木中也。——《说文》。段玉裁注:“蠡之言剺也,如刀剺物。”
以追蠡。——《孟子》
(1)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2) 另见
luó
名词
(1) 通“蠃”。蜾蠃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汉· 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3 [宝安腔] li3 [海陆丰腔] li3 [梅县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客英字典] li3 | li5 | lo2 [东莞腔] bok7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離 | 呂支 | 來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lĭe | l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