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

jiǎn chá yuàn [ jian cha yuan]
繁体 檢察院
注音 ㄐ一ㄢˇ ㄔㄚˊ ㄩ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检察院 jiǎncháyuàn

(1) 国家机关,有审查批准逮捕、决定起诉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职能

procuratorate

词语解释

  1. 指审查批准逮捕、审查决定起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国家机关。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有时亦简称检察院。

    柳青 《狠透铁》十一:“在县检察院派来人的第二天,县公安局逮捕破坏合作化的不法富农、主谋盗窃犯 王以信 。”

引证解释

⒈ 指审查批准逮捕、审查决定起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国家机关。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有时亦简称检察院。

柳青《狠透铁》十一:“在县检察院派来人的第二天,县公安局逮捕破坏合作化的不法富农、主谋盗窃犯王以信。”

检察院的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指审查批准逮捕、决定起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公家机关。

检察院的网络释义

检察院

  • 检察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 这种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检察机关上下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及其集中统一的特点,这与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有显著不同。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检察机关必须一体化,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中统一性。
  •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国家检察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它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 各级人民检察院都是与各级人民法院相对应而设置的,以便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案。同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一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而对于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检察院造句

    第一,你必须给被害方赔偿损失,并赔偿款到位;第二,争取被害方的谅解,并由被害方自主地给你写出谅解书;第三,被害方自主地写出请求撤案书,并交给检察院。这样检察院才可能考虑不予起诉。
    如果公安机关不查处,你可以向其上级公安机关纪检部门或者检察院投诉,要求他们说明理由。
    他在检察院是出了名的刨根问底专家。
    检察院审理案件既快捷又公正。
    如果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可以向衡阳监察局或检察院具名举报。
    经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了这个纵火盗窃、又嫁祸于人的犯罪分子。
    “邢台市检察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力度大、效果好。
    昨日,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成都锦江区检察院,对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认证后的第二次监督审核。
    其其格范德银刘彩霞本报讯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检察院正式启用新的控申接访大厅。
    在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检察院,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精神,那就是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杜会括宋伟勤本报讯近日,河北省邢台市检察院自主研发的案件质量评查管理系统正式运行。
    人民法院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第六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
    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夏先义、孙英元、丁永和等市人大代表踊跃发言,并结合成都实际,为成都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记者昨从省检察院汉江分院获悉,原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女职工幸某,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日前,该驾驶员因暴力抗法被齐河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逋。
    街坊邻居对两人怪癖习以为常;伤人者昨被公诉,检察院鉴定其无重大精神疾病。
    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
    第四十八条其他机关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的涉案款物的扣押、冻结、保管、处理,依照本规定执行。
    今日,中国法医学会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未收到王雪梅本人以及她所供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口头或者书面的辞职及退会要求。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MM
    四角: 489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2)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3)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4)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5)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6)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动词

    (1)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2)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3)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4)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5) 拣选,挑出 。如:检举(选拔;举荐)

    (6) 翻阅,查阅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7) 收拾,整理 。如:检场(收拾场地;收拾场地的人);检幅(修整边幅);检饬(整治);检晒(整理翻晒)

    (8) 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收聚

    检身若不及。——《书·伊训》。《正义》云:检,谓自摄敛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管子·山权数》

    形容词

    (1) 端正的 。如:检正(端正的操行);检著(正大精辟);检才(坏蛋;滑头)

    (2) 有法度的 。如:检检(有法度的样子)

    英文翻译

    check;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宋本广韵

    chá [cha]
    部首: 322
    笔画: 14
    五笔: PWF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OF
    四角: 3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 同本义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4)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6)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7)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8)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9)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10)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形容词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notic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陆丰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宝安腔] cat7 [东莞腔] c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yuàn [yu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PF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JMU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文翻译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