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栊

shū lóng [ shu long]
繁体 梳櫳
注音 ㄕㄨ ㄌㄨㄥˊ

词语释义

梳头。 同'梳拢'。 梳子。 娼家处女第一次接客。

词语解释

  1. 梳头。

  2. 同“ 梳拢 ”。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 玉堂春 ,有十二分颜色,鴇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这里有位罢职县令,叫做 杨龙友 ……常到院中夸俺孩儿,要替他招客梳櫳。”《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正统 五年,梳櫳接客,兼学扮戏为旦。”

  3. 梳子。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广惠库,职掌綵织帕、梳櫳、抿刷、钱贯、钞锭之类。”

引证解释

⒈ 梳头。

⒉ 同“梳拢”。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玉堂春,有十二分颜色,鴇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櫳。”
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这里有位罢职县令,叫做杨龙友 ……常到院中夸俺孩儿,要替他招客梳櫳。”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正统五年,梳櫳接客,兼学扮戏为旦。”

⒊ 梳子。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广惠库,职掌綵织帕、梳櫳、抿刷、钱贯、钞锭之类。”

梳栊的国语词典

娼家处女第一次接客。

梳栊的网络释义

梳栊

  • 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
  •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YCQ
    五行:
    仓颉: DYIU
    四角: 40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梳,理发也。——《说文》

    梳,栉也。——《广雅》

    梳,言其齿疏也。——《释名》

    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新唐书·吴兢传》

    (2) 又如:木梳;梳枇(齿稀的叫梳,齿密的叫枇);梳掠(梳子。小的叫梳,大的叫掠);梳行(买卖梳子的牙行);梳背(压发梳一类妆饰品);梳掌(梳子的柄)

    动词

    (1) 用梳整理头发

    头蓬不暇梳。——杨雄《长杨赋》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梳云(梳整像乌云一般的头发);梳裹(梳理头发包裹头巾。指化妆);梳沐(梳洗);梳雪(梳理白发);梳栉(梳理头发)

    (3) 整理

    白鸟梳翎立岸莎。——温庭筠《游南塘》

    (4) 又如:梳爬(整理);梳翎(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5) 梳笼;梳拢;梳弄 。指妓女首次按客伴宿

    这等就说标致;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玉堂春”,有十二分颜色。鸨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栊。——《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comb; brush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1 sii1 [陆丰腔] so1 liu3 [梅县腔] se1 so1 [沙头角腔] so1 [东莞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ii1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o1 [海陆丰腔] sii1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葅平聲開口三等ʃĭosrio/shv
    lóng [long]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XN
    五行:
    仓颉: DIKP
    四角: 43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龙声,与下形上声的龒别。本义:养禽兽的笼槛)

    (2) 同本义

    栊,槛也。——《说文》

    栊所以盛禽兽栏槛也。今囚栊字当作此。——《三苍》

    顺栊槛以俯抑。——祢衡《鹦鹉赋》

    (3) 窗框格;分隔并支撑窗玻璃的细木条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

    (4) 又如:窗栊

    英文翻译

    cage, pen; set of bars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