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梳子的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法》:“ 韦仲将 《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 缪启愉 校释:“梳掌,梳齿下部拿梳的地方,即梳把。”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裙腰银綫压,梳掌金筐蹙。”
引证解释
⒈ 梳子的柄。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
缪启愉校释:“梳掌,梳齿下部拿梳的地方,即梳把。”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裙腰银綫压,梳掌金筐蹙。”
梳掌的网络释义
梳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梳,理发也。——《说文》
梳,栉也。——《广雅》
梳,言其齿疏也。——《释名》
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新唐书·吴兢传》
(2) 又如:木梳;梳枇(齿稀的叫梳,齿密的叫枇);梳掠(梳子。小的叫梳,大的叫掠);梳行(买卖梳子的牙行);梳背(压发梳一类妆饰品);梳掌(梳子的柄)
动词
(1) 用梳整理头发
头蓬不暇梳。——杨雄《长杨赋》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梳云(梳整像乌云一般的头发);梳裹(梳理头发包裹头巾。指化妆);梳沐(梳洗);梳雪(梳理白发);梳栉(梳理头发)
(3) 整理
白鸟梳翎立岸莎。——温庭筠《游南塘》
(4) 又如:梳爬(整理);梳翎(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5) 梳笼;梳拢;梳弄 。指妓女首次按客伴宿
这等就说标致;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玉堂春”,有十二分颜色。鸨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栊。——《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1 sii1 [陆丰腔] so1 liu3 [梅县腔] se1 so1 [沙头角腔] so1 [东莞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ii1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o1 [海陆丰腔] sii1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䟽 | 所葅 | 生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ʃĭo | srio/sh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手掌,手心
掌,手中也。——《说文》
指其掌。——《论语·八佾》
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谏吴王书》
(2)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极言容易);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掌文(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
(3) 脚的底部 。如:脚掌
(4)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5) 脚 。如:鸭掌
(6) 掌状物 。如:仙人掌
(7) 钉在马、驴、骡等蹄子底下的蹄铁 。如:这匹马该钉掌了
(8) 又指钉或缝在鞋底后部的补钉 。如:鞋掌
(9) 姓
动词
(1) 用手掌打
蹶松析,掌蒺藜。——扬雄《羽猎赋》
(2) 又如:掌嘴
(3) 主管,负责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掌家(管家);掌土(指掌管工部事务。因古代工部负责土木建造和水利工程等,故称);掌文(掌管文翰);掌计(掌握考核);掌节(掌握节令);掌选(主持选拔举荐);掌礼(主持礼仪);掌灶(主持烹调)
(5) 支撑
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红楼梦》
(6) 又如:掌不住(支撑不住;忍不住)
(7) 忍住
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ng3 [宝安腔] zong3 [客英字典] zhong3 [台湾四县腔] zong3 [梅县腔] zhong3 [沙头角腔] zong3 [陆丰腔] zhong3 [海陆丰腔] zhong3 [东莞腔] cong3 ca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掌 | 諸兩 | 章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jangx/tjank | tɕ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