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楼

shū zhuāng lóu [ shu zhuang lou]
繁体 梳粧樓
注音 ㄕㄨ ㄓㄨㄤ ㄌㄡˊ

词语释义

1.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 2.古迹名。即梳妆台。亦省称"梳妆"。

词语解释

  1. 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

    《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愁,大风吹倒梳粧楼。”

  2. 古迹名。即 梳妆台 。亦省称“ 梳粧 ”。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偶语追 铜雀 ,无聊问 柏梁 。豫游推插柳,胜蹟是 梳粧 。” 吴翌凤 笺注:“《日下旧闻》引《张太岳集》:皇城北苑中有 广寒殿 ,相传以为 辽 萧后 梳粧楼 。”参见“ 梳妆臺 ”。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

《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愁,大风吹倒梳粧楼。”

⒉ 古迹名。即梳妆台。亦省称“梳粧”。参见“梳妆臺”。

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偶语追铜雀,无聊问柏梁。豫游推插柳,胜蹟是梳粧。”
吴翌凤笺注:“《日下旧闻》引《张太岳集》:皇城北苑中有广寒殿,相传以为辽萧后梳粧楼。”

梳妆楼的网络释义

梳妆楼

  • 1.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 2.古迹名。即梳妆台。亦省称"梳妆"。
  •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YCQ
    五行:
    仓颉: DYIU
    四角: 40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梳,理发也。——《说文》

    梳,栉也。——《广雅》

    梳,言其齿疏也。——《释名》

    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新唐书·吴兢传》

    (2) 又如:木梳;梳枇(齿稀的叫梳,齿密的叫枇);梳掠(梳子。小的叫梳,大的叫掠);梳行(买卖梳子的牙行);梳背(压发梳一类妆饰品);梳掌(梳子的柄)

    动词

    (1) 用梳整理头发

    头蓬不暇梳。——杨雄《长杨赋》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梳云(梳整像乌云一般的头发);梳裹(梳理头发包裹头巾。指化妆);梳沐(梳洗);梳雪(梳理白发);梳栉(梳理头发)

    (3) 整理

    白鸟梳翎立岸莎。——温庭筠《游南塘》

    (4) 又如:梳爬(整理);梳翎(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5) 梳笼;梳拢;梳弄 。指妓女首次按客伴宿

    这等就说标致;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玉堂春”,有十二分颜色。鸨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栊。——《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comb; brush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1 sii1 [陆丰腔] so1 liu3 [梅县腔] se1 so1 [沙头角腔] so1 [东莞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ii1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o1 [海陆丰腔] sii1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葅平聲開口三等ʃĭosrio/shv
    zhuāng [zhuang]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UVG
    五行:
    吉凶:
    仓颉: LMV
    四角: 34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爿( 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2)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名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英文翻译

    to adorn oneself, dress up, use make-up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宋本广韵

    lóu [lo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O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FDV
    四角: 499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