梏拲

gù gǒng [ gu gong]
注音 ㄍㄨˋ ㄍㄨㄥˇ

词语释义

古代刑具。亦以指械系。 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词语解释

  1. 古代刑具。亦以指械系。

    《周礼·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拲者两手共一木也,桎梏者两手各一木也。’ 玄 谓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驾相》:“案查法臺驳检成狱,一岁所平反几何,所亭讞几何,疑重疑轻,梏拲立异几何?”《明史·徐申传》:“继者益宽假之,脱梏拲,通家人出入。”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四:“衣冠梏拲此相遭,狴犴中间小市朝。”

  2. 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唐 独孤及 《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以八病四声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唐 韩愈 孟郊 等《会合联合》:“格言多彪蔚,悬解无梏拲。”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刑具。亦以指械系。

《周礼·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郑玄注:“郑司农云:‘拲者两手共一木也,桎梏者两手各一木也。’ 玄谓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明沉榜《宛署杂记·驾相》:“案查法臺驳检成狱,一岁所平反几何,所亭讞几何,疑重疑轻,梏拲立异几何?”
《明史·徐申传》:“继者益宽假之,脱梏拲,通家人出入。”
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四:“衣冠梏拲此相遭,狴犴中间小市朝。”

⒉ 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以八病四声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唐韩愈孟郊等《会合联合》:“格言多彪蔚,悬解无梏拲。”

梏拲的网络释义

梏拲

  • 梏拲,汉语词汇。
  • 拼音:gù gǒng
  • 释义:1、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2.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 《汉书·刑法志》:“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
  • 汉字详情

    [gu]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TFK
    五行:
    仓颉: DHGR
    四角: 44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告声。本义:木手铐)

    (2) 同本义

    梏,手械也。——《说文》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吕氏春秋·仲春》

    在足曰桎,在手曰梏。——《易·蒙》疏

    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汉书·范滂传》

    凡囚者,上罪梏拲(两手关械)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周礼·秋官·掌囚》

    (3) 又如:梏桎(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梏掠(用刑拷问);梏拲(古代刑具,也指械系)

    (4) 为了防牛触人而套在牛角上的横木。字本作告

    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动词

    (1) 戴上手铐。也泛指械系,拘系

    执而梏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主梏扑者亦然。——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监禁

    帝乃梏之疏属之山(疏属:山名)。——《山海经》

    (3) 约束,束缚 。如:梏亡(因受束缚而丧失);梏拲(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英文翻译

    handcuffs, manacles, fetters

    方言集汇

    ◎ 粤语:guk1
    ◎ 客家话:[梅县腔] guk7 kuk7 [宝安腔] guk7 | gok7 [客英字典] kw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海陆丰腔] guk7 k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沃入聲開口一等kuokkuuk/kvk
    gǒng [gong]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AWRJ
    仓颉: TCQ
    四角: 4450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悚上聲開口三等kyungx/kivnkk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