桠杈

yā chà [ya cha]
繁体 椏杈
注音 一ㄚ ㄔㄚˋ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桠杈,丫杈 yāchà,yāchà

(1) 树杈,树木分枝的部位

fork (of a tree)

(2) 树枝向旁伸出,形成树杈

more forks

词语解释

  1. 树木分枝处。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幼敏》:“ 蒋堂 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梔子花诗曰:‘庭前梔子树,四畔有椏杈。’”

  2. 象声词。

    阮章竞 《漳河水》诗:“风吹吹,雪飘飘,椏杈一声门开了。”

引证解释

⒈ 树木分枝处。

宋阮阅《诗话总龟·幼敏》:“蒋堂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梔子花诗曰:‘庭前梔子树,四畔有椏杈。’”

⒉ 象声词。

阮章竞《漳河水》诗:“风吹吹,雪飘飘,椏杈一声门开了。”

桠杈的国语词典

树木两枝分歧的地方。宋.阮阅《诗话总归.幼敏》:「蒋堂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栀子花诗曰:『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也作「丫叉」。

桠杈的网络释义

桠杈

  • 桠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ā chà,是指树木分枝处。
  • 桠杈造句

    她看见高松柏正在那用几根木棍和树桠杈编制而成的凳子上酣睡。
    提起安长老的尸身纵身上了一株大树,将他横置在桠杈之上,以防野兽糟蹋,这才匆匆返回废园。
    再仔细看,原来这人脚踝上套着一根索子,索子的另一头系在一颗大树桠杈上。
    一只呆鸟每日都托庇于荒原里的一株大树干枯的桠杈之间。
    不与家人同进食,桠杈惟恐闹翻羹。
    他扔掉了铁盾与大铁锤,一纵就冲上了一个低矮的大桠杈。
    你看那桥边神将甚凶顽,河内孽魂真苦恼,桠杈树上,挂的是青红黄紫色丝衣;壁斗崖前,蹲的是毁骂公婆淫泼妇。
    表哥二话没说,领着我到树上砍下一个带杈的不粗不细的干桠杈。
    因此拨草牵藤,藏藏躲躲地爬至小山,钻进树林去,沿山脚的地方一片平地,不过时常有人来采樵,斫了树木,剩下树桩,又夹些桠桠杈杈,颇碍行路。
    桠杈树上,挂的是肯红黄紫色丝衣,壁斗崖前,蹲的是毁骂公婆淫泼妇。
    列衔亮名红桠杈,低眉蹙眼青泪涕。

    汉字详情

    [ya]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GOG
    五行:
    吉凶:
    仓颉: DMTC
    四角: 41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成叉状的树枝

    桠,木桠杈。——《玉篇》

    江东言树枝为桠杈也。——《广韵》引方言

    (2) 又如:桠杈(树木分枝处);桠枝

    英文翻译

    the forking branch of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潮州话:a1

    宋本广韵

    chā,chà [cha]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CYY
    五行:
    仓颉: DEI
    四角: 47943

    详细解释

    chā

    名词

    (1) (形声。从木,叉声。本义:树干的分枝或树枝的分岔)

    (2) 同本义

    杈,杈枝也。——《说文》

    江东谓树枝为桠杈。——《方言》

    突杈枒而皆折,又有触邪之气也。——杜甫《雕赋》

    (3) 又如:杈桠(杈丫;杈儿。树的分枝)

    (4) 叉状用具 。如:杈子(官府门前用以阻拦人马的交叉木架;设于酒肆门前用以装饰的栏栅);杈子粪(用粪杈拣拾的人、畜杂粪)

    (5) 另见 chà

    chà

    名词

    (1) 树或类似树的分支 。如:打棉花杈

    (2) 行马 。如:杈子(旧时官府门前拦阻通行的障碍物)

    (3) 另见 chā

    英文翻译

    fork of a tree; a pitchfork

    方言集汇

    ◎ 粤语:caa1 caa3
    ◎ 客家话:[梅县腔] ca1 [海陆丰腔] ca1 ca5 [客英字典] ca5 [宝安腔] ca1 ca5 [东莞腔]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ca5 [客语拼音字汇] ca1 ca4 [陆丰腔] ca5
    ◎ 潮州话:ca1 cê1(tsha chhe)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初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chra/chaʧ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