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九族

zhū lián jiǔ zú [zhu lian jiu zu]

词语释义

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

株连九族造句

史上最强悍的株连令!明史上著名的株连九族,甚至十二族,堪同一比啊!
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
而且看来,在宫里不听话问题更严重,饿饭是小事,挨打也是小事,自己性命也还是小事,要命的是株连九族啊。
若在贪官外逃问题上实行“株连九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所以说“一人落马,株连九族,满门抄斩”啥!回复本帖。株连九族造句。
对冒充中国人挑拨的小左巴山魂之流全部枪决,株连九族!第五纵队,全部灭绝!
株连到明清时代,发展到由原来的“夷三族”,动辄株连九族。
无为,你可千万不能答应啊,这笔数目可是不小,贪污国库巨款那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师公我大不了不当知府了。
里面的银子应该就不少,但王宝玉摆手推辞了,此刻,他的心中无比纠结,不帮孔融,其一家老小怕都要遇难,当时的法律可是株连九族的,如果帮了,徐母则恐难终养天年。
株连到了明清时代,发展到由原来的“夷三族”,动辄株连九族。
在封建社会里,一人犯罪,株连九族。
在,犯了大错,也可能会株连九族。
也是因为固伦和孝公主的原因,本来和珅这样一件足以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大案,也仅仅只是死了和珅一人而已。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RIY
五行:
吉凶:
仓颉: DHJD
四角: 45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2) 同本义

株,木根也。——《说文》。今语转曰桩。

命曰株送徒。——《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

若厥株驹。——《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3) 又

释其来而守株。

(4) 又

皆守株之类。

(5) 又如:株橛(树桩、木根);株蘖(树木砍伐后根株生出的枝条)

(6) 泛指草木

泽涸无鱼,山童无株。——汉· 焦赣《易林》

(7) 植根

大株于土;萍于水。——晋· 干宝《搜神记》

(8) 又如:株榾(残根断树);株柢(根祗);株枸(枯树根)

(9) 植株,成长的植物体 。如:株楹(树株作的屋柱。形容房屋简陋);株木(刑杖)

动词

牵连,株连 。如:株引(株连);株累(株连牵累);株蔓(株连蔓引)

量词

表示树木的根数。如:两株树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for trees; root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宝安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梅县腔] zh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輸平聲合口三等tryo/tiuţĭu
lián [li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L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Q
四角: 343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辵( 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7) 古州名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动词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介词

(1) 自;从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形容词

(1) 艰难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副词

连续;多次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英文翻译

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4

宋本广韵

jiǔ [jiu]
部首: 103
笔画: 2
五笔: VTN
仓颉: KN
四角: 40017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形〉 通“久”。时间长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名词

(1) 九月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词

通“鸠”。纠合,聚集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英文翻译

n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3 [梅县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客英字典] giu3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ĭəukiux/kiov
[zu]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OK
四角: 08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dzʰukzuk/dz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