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贯

xiào guàn [ xiao guan]
繁体 校貫
注音 ㄒ一ㄠˋ ㄍㄨㄢˋ

词语释义

核点经费。

词语解释

  1. 核点经费。

    宋 惠演 《正定府龙兴寺铸铜像记》:“奄有封略不过千里,所调租庸不丰边备。校贯屡空於军实,筭口莫济於时须。”

引证解释

⒈ 核点经费。

宋惠演《正定府龙兴寺铸铜像记》:“奄有封略不过千里,所调租庸不丰边备。校贯屡空於军实,筭口莫济於时须。”

校贯的网络释义

校贯

  • 校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ào guàn,是指核点经费。
  • 汉字详情

    xiào,jiào [xiao,jia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U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YCK
    四角: 40948

    详细解释

    jiào

    名词

    (1)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

    屦校灭趾。——《易·噬嗑》。

    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

    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2) 栅栏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3)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4) 校样 。如:一校;二校

    (5)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

    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6)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7)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卫青传》。注:“校者,营垒之称。”

    五校大夫。——《战国策·中山策》。注:“军营也。”

    (8) 又如:校队(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校联(谓营垒相联);校骑(骑兵队伍);校垒(营垒)

    动词

    (1) 订正,改正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

    (2) 又如:校稿子;校一本书;校书(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古代还指有文才的妓女);校理(校勘书籍而加以整理;唐宋官名。掌理校勘整理袐府藏书之事);校缀(将散佚的书籍加以校对整理,连缀在一起)

    (3) 考核,考察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4) 又如:校度(考察衡量);校官(古代专司探察情事的官吏);校事(三国时魏、吴均设校事,为皇帝刺探臣民的言行);校比(调查户口、财物;考核评定);校贯(核点经费);校数(数计)

    (5) 较量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6) 又如:校兵(交战);校武(考较武艺);较勇(较量勇力);校埒(比武场);校射(比试射技和武艺);校能(比试才艺);校棋(切磋棋艺)

    (7) 对抗;抗衡

    韩 魏之强,足以校于 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 德国,示威胁 俄, 俄不敢校,而 塞卒吞声。—— 梁启超《欧战蠡测》

    (8) 计较;考虑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 欧阳修《寄圣俞》

    (9) 又如:校怨(计较怨仇);校计(犹计较);校竞(犹计较);校短推长(校短量长。谓衡量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10) 装饰 。如:校饰(装饰);校具(装饰的物品);校体(装扮自己)

    (11) 计算 。如:校计(计算,核算)

    (12) 另见 xiào

    xiào

    名词

    (1) (形声。从木,交( jiào)声。(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2) 学堂,学校

    校,教学之宫。——《集韵》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郑人游于幺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 郑国谓学为校。”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汉书·平帝纪》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3) 又如:校序(古代称学校);校室(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校学(学校)

    (4) 在将之下尉之上的军官 。如:校官

    英文翻译

    school; military field offic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3 haa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宝安腔] gau3 [客英字典]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au4 [海陆丰腔] gau3 gau5 [梅县腔] gau3 [陆丰腔] gau5 [梅县腔] gau3
    ◎ 潮州话:hao6(hău) ga3(k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敎去聲開口二等ɣaughrauh/heaw
    guàn [gu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XF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JBO
    四角: 77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毌( 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2) 同本义

    贯,钱贝之贯也。——《说文》

    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汉书》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唐· 白居易《伤宅》

    反尔如贯。——《诗·小雅·何人斯》

    (3) 又如:贯朽(串钱的绳子朽断,形容积钱多而经久不用)

    (4) 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水浒》

    (5) 又如:贯百(贯伯。一贯钱,一些钱。百:一百文钱);钱串一贯(一千文钱);万贯家私

    (6) 事情,事例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论语·先进》

    (7) 又如:贯利(事功和利益)

    (8) 条理;系统

    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9) 又如:贯类(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贯通其理);贯鱼(穿成一串的鱼。比喻有次序)

    (10) 罪恶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书·秦誓》

    (11) 又如:贯恶(一贯的罪恶);贯盈(罪恶满盈);贯天(滔天。形容罪恶、灾祸极大)

    (12) 祖籍;籍贯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聖代无征战。—— 唐·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13) 又如:贯系(籍贯世系);贯址(籍贯和地址)

    (14) 序次;按顺序排列

    今猥以轻鄙,超伦踰等,上乱聖朝贯鱼之序,下违群士准平立论。——《晋书·蔡谟传》

    (15) 又如:贯序(序次;按顺序排列);贯叙(贯序;按次序铨叙录用);贯次(前后有序);贯列(排列);贯比(排列比较)

    (16) 通“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如:贯发(束发;总发)

    (17) 古国名 。故址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六十里

    (18) 姓。汉有 贯高

    动词

    (1) 用绳子穿连成串

    贯,累也。——《广雅》

    贯,穿也。以绳穿物曰贯。——《苍颉》

    贯魚以宫人宠。——《易·剥卦》

    贯金石。——《列子·周穆王》

    射则贯兮。——《诗·齐风·猗嗟》

    不贯不释。——《仪礼·乡射礼》

    (2) 又如:贯结(用绳子穿起来结牢。形容牢记在心);贯绳(串钱绳);贯繦(串钱绳);贯玉(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或容颜体态之美);贯系(贯穿连结)

    (3) 穿过;贯通,精通

    贯,穿也。——《广雅·释言》

    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始而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

    白虹贯日。——《战国策·魏策》

    贯穿经传,驰聘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己勤矣。——《汉书·司马迁传·赞》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贯串(贯通;通达);贯越(贯通穿越);贯穴(贯通);贯心(贯穿心脏);贯头(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中央挖一圆洞套入头颈,作为衣服);贯珠(穿戴珠宝);贯耳(指穿耳戴环以妆饰)

    (5) 累;连续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礼记·礼器》

    若夫贯日而治洋,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荀子·王霸》

    (6) 又如:贯鱼承宠(来来往往的宫中女官依次受到宠爱);贯属(连贯;连属);贯辰(贯日;连日);贯日(积日;累日)

    (7) 射中;穿透 。如:贯虱(射中虱子);贯颐(穿通面颊);贯割(身体被箭射中和被割伤);贯洞(穿孔;穿透);贯侯(中靶);贯的(射中靶心)

    (8) 经历;经过 。如:贯秋(经历秋天);贯纬(经历)

    (9) 侍奉,服事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10) 又如:贯女(侍女);华贯(华美的服事)

    (11) 灌注;注入 。如:贯输(灌注,聚集;灌输)

    (12) 满 。如:贯满(充满;灌满);贯蔽(充满;布满);贯溢(盈满外溢);贯洽(遍满充塞)

    (13) 登记入籍 。如:贯籍(在户籍簿上登记入册)

    (14) 学习;复习

    昼而讲贯,夕雨刃复。——《国语·鲁语下》

    (15) 又如:讲贯(讲习)

    (16) 通“惯”

    (17) 熟习;熟练

    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刃,不足以成也。——《吕氏春秋·不二》

    (18) 又如:贯知(习知;熟知);贯酣(通晓熟习);贯习(熟练;熟悉);贯熟(熟习;熟悉)

    (19) 习惯

    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孟子·滕文公下》

    (20) 又如:贯战(惯战;善战);贯渎(惯于亵渎鬼神)

    (21) 通“弯”( wān)。弯弓,张满弓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史记·陈涉世家》

    英文翻译

    a string of 1000 coins; to go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gu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