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树干倾倒,树根毁坏。比喻人年迈体衰。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柳翠也,只怕你春归人老,树倒根摧。”
成语用法
树倒根摧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引证解释
⒈ 树干倾倒,树根毁坏。比喻人年迈体衰。
引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柳翠也,只怕你春归人老,树倒根摧。”
树倒根摧的国语词典
树木倒下,树根摧毁。
树倒根摧的网络释义
树倒根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声。本义:栽树)(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ǎo
动词
(1)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 同本义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4) 失败,败落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6)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7) 移动;替换 。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8) 停止;中断 。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9) 坍塌;垮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11)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13) 另见
dào
动词
(1) 上下、前后颠倒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动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4)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5)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倒杯开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7) 浇铸 。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副词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2)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实相反 。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让步 。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6) 用于追问或催促 。如:你倒说说看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dau3 [梅县腔] dau3 [陆丰腔] do5 do3 [客语拼音字汇] dau3 dau4 do3 do4 [海陆丰腔] do3 do5 dau3 dau5 [客英字典] dau3 dau5 [台湾四县腔] do3 do5 dau3 dau5 [沙头角腔] dau3 [宝安腔] dau3|dau [梅县腔] dau3
◎ 潮州话:〖do2(tó) dao2(táu)〗 〖do3(tò)〗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倒 | 都晧 | 端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taux/tav | tɑ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艮(
)声。本义:草木之根)(2)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 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6) 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7)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8) 痼疾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9) 又如:根疵(痼疾)
(10)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11)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12)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 。如:硫酸根;氨根
(13) 延续后代的子孙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14)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动〉?
(1) 植根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 元好问《出京》诗
(2)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3) 杜绝;根除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4) 又如:根株
(5) 根究;追究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 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6)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7) 通“跟” 。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量词
(1) 用于条形物 。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2)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gi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en1 gin1 [宝安腔] gen1 [客语拼音字汇] gen1 gin1 [客英字典] gin1 [海陆丰腔] gin1 gen1 [台湾四县腔] gin1 ge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根 | 古痕 | 見 | 痕 | 平聲 | 元 | 開口一等 | 臻 | 痕 | kən | k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先祖于摧。——《诗·大雅·云汉》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摧折(折断毁坏);摧剥(摧折剥落);摧烧(折断而投于火中烧毁)
(4) 摧毁,破坏,毁坏
列缺霹雳,上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摧坚(攻破敌人的坚锐部队);摧坚斩敌(破阵杀敌);摧破(摧陷攻破);摧逼(摧残)
(6) 挫败
折锐摧矜。——《楚辞·忧苦》。注:“挫也。”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贫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摧屈受挫而屈服;摧辱(挫折羞辱);摧败(击破;打败);摧锋(挫败敌军的锐气);摧锋陷阵(破敌深入)
(8) 倒塌;崩裂 。如:地崩山摧壮士死;天摧地塌;摧塌(倒塌)
(9) 悲痛,哀伤
阿母大悲摧。——《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摧心(痛心。非常悲痛);摧怆(伤心);摧圮(伤痛之极);摧裂(极言悲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i1 [陆丰腔] cui1 [客英字典] cui1 [宝安腔] cui1 [梅县腔] cui1 [台湾四县腔] cui1 [海陆丰腔] c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摧 | 昨回 | 從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dzʰuɒi | zuai/dzu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