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之器

dòng liáng zhī qì [dong liang zhi qi]
注音 ㄉㄨㄥˋ ㄌ一ㄤˊ ㄓ ㄑ一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栋:房屋正梁;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史·陆凯传》:“宰相之门,豫章栝柏虽小,已有栋梁之器。”

成语用法

栋梁之器作宾语;指有用之才。

汉字详情

dòng [dong]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A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KD
四角: 449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东声。本义: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皮 的上端)

(2) 同本义

栋,极也。从木,东声。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说文》

栋隆。——《易·大过》。虞注:“正中曰栋。”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庄子·人间世》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梁栋宏可爱。——韩愈《合江亭》

(3) 又如:栋宇(指房屋。栋:屋的正梁;宇:屋的四垂);栋桴(屋梁。桴:房屋前后檐的横木);栋折(屋梁断折。比喻倾覆);栋折榱崩(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倒。多比喻倾覆)

(4) 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或重要的物

天子,国之栋也。——《国语·晋语》

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汉书·佞幸传赞》

(5) 又如:栋干(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栋甍(房梁和屋脊。比喻担任重任的人物)

量词

房屋一座叫一栋 。如:三栋房子

英文翻译

main beams supporting h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3 dung6
◎ 潮州话:dong3 dang3(tòng tàng)

宋本广韵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IVWS
zhī [zh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PPP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O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 的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英文翻译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