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栋挠 ”。屋梁脆弱曲折。
《易·大过》:“栋橈,本末弱也。” 高亨 注:“造屋者用本末弱之木材为屋栋,乃大事上之错误,其屋将坏矣。”
喻形势危急。
《战国策·魏策一》:“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栋挠而不避者,此 吴起 餘教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二竖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橈之祸已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飢而占田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帝里动黍离之嘆,朝廷多栋橈之危。”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述《卢世昌传》:鄺政感神,栋挠无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栋挠”。
⒉ 屋梁脆弱曲折。
引《易·大过》:“栋橈,本末弱也。”
高亨注:“造屋者用本末弱之木材为屋栋,乃大事上之错误,其屋将坏矣。”
⒊ 喻形势危急。
引《战国策·魏策一》:“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栋挠而不避者,此吴起餘教也。”
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二竖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橈之祸已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飢而占田哉!”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帝里动黍离之嘆,朝廷多栋橈之危。”
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述《卢世昌传》:鄺政感神,栋挠无凶。”
栋桡的网络释义
栋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东声。本义: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皮 的上端)
(2) 同本义
栋,极也。从木,东声。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说文》
栋隆。——《易·大过》。虞注:“正中曰栋。”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庄子·人间世》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梁栋宏可爱。——韩愈《合江亭》
(3) 又如:栋宇(指房屋。栋:屋的正梁;宇:屋的四垂);栋桴(屋梁。桴:房屋前后檐的横木);栋折(屋梁断折。比喻倾覆);栋折榱崩(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倒。多比喻倾覆)
(4) 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或重要的物
天子,国之栋也。——《国语·晋语》
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汉书·佞幸传赞》
(5) 又如:栋干(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栋甍(房梁和屋脊。比喻担任重任的人物)
量词
房屋一座叫一栋 。如:三栋房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ng3 dang3(tòng tà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曲木;木头弯曲;泛指弯曲
桡,曲木。从木,荛声。——《说文》
栋桡。——《易·大过》
竿木桡。——《列子·汤问》
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考工记·矢人》
(2) 又如:桡木(曲木。使木弯曲);桡曲(弯曲曲木)
(3) 扰动;搅乱 。如:桡教(桡乱);桡乱(扰乱,搅乱)
(4) 屈服
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5) 又如:桡辞(屈服的言词)
(6) 屈弱,削弱
上已桡功臣。——《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恐忧,与 郦食其谋桡 楚权。——《史记·留侯世家》
(7) 又如:桡败(挫败);桡折(摧折)
形容词
柔弱长艳
柔桡嫚嫚,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
名词
(1) 船桨
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木为资。——《淮南子·主术》
舟人依命,将船放到亭边,停桡稳缆。——《警世通言》
楫谓之桡。——《方言·九》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楚辞·湘君》。王逸注:“桡,船小楫也。”
(2) 又如:桡楫(船桨);桡贩子(受雇为人划桨的船工)
(3) 指小船 。如:桡客(船家);桡姬(船家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妖5 而腰5 ,riou5 riê5(jiôu jiê) [饶平、揭阳、潮阳]riao5 rio5(jiâu ji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