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石

zhù shí [ zhu shi]
注音 ㄓㄨˋ ㄕ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柱石 zhùshí

(1) 支撑建筑物的立柱和石基。借指肩负国家重要使命的人

坚强柱石
pillar;mainstay

词语解释

  1. 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

    《汉书·师丹传》:“关内侯 师丹 端诚於国,不顾患难……确然有柱石之固。”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九:“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囓栋梁成蠧木。”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 叶圣陶 《赤着的脚》:“﹝ 中山先生 ﹞虽然是六十将近的年纪,躯干还是柱石那样直挺。”

  2. 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汉书·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与皇家作柱石,不比儿曹辈。” 鲁迅 《伪自由书·“多难之月”》:“总而言之,可靠的国之柱石,已经多在半空中,最低限度也上了高楼峻岭了。”

  3. 比喻担当重任。

    《后汉书·伏湛传》:“ 湛 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柱石之臣,宜居辅弼。”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不允批答口宣》:“卿柱石本朝,蓍龟当代。”《再生缘》第五四回:“朝前千百文和武,自然有柱石之臣拜此官。”

引证解释

⒈ 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

《汉书·师丹传》:“关内侯师丹端诚於国,不顾患难……确然有柱石之固。”
唐元稹《有鸟》诗之九:“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囓栋梁成蠧木。”
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
叶圣陶《赤着的脚》:“﹝中山先生﹞虽然是六十将近的年纪,躯干还是柱石那样直挺。”

⒉ 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汉书·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与皇家作柱石,不比儿曹辈。”
鲁迅《伪自由书·“多难之月”》:“总而言之,可靠的国之柱石,已经多在半空中,最低限度也上了高楼峻岭了。”

⒊ 比喻担当重任。

《后汉书·伏湛传》:“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柱石之臣,宜居辅弼。”
宋苏轼《赐宰相吕公著乞不允批答口宣》:“卿柱石本朝,蓍龟当代。”
《再生缘》第五四回:“朝前千百文和武,自然有柱石之臣拜此官。”

柱石的国语词典

支撑屋梁的柱子和柱下的基石。

柱石的网络释义

柱石

  • 《汉书·师丹传》:“关内侯 师丹 端诚於国,不顾患难……确然有柱石之固。”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九:“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囓栋梁成蠧木。”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 叶圣陶 《赤着的脚》:“﹝ 中山先生 ﹞虽然是六十将近的年纪,躯干还是柱石那样直挺。”
  • 柱石的翻译

    英语: pillar
    德语: Kissen, Hauptstütze (S)​
    法语: base de colonne, pilier

    柱石造句

    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
    无烟煤中红柱石是煤中粘土质矿物经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
    城中有柱石峙立、安乐王子之象在焉。
    利用电子加速器为辐照源,对四川、新疆等地产的无色绿柱石进行了辐照改色处理。
    但在叶铭没有看完的那幅画的尽头,一块漆黑的石碑,如擎天柱石一般,屹立于天地之间!石碑之上,还有一幅图画。
    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讬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卿等皆国家柱石之臣也,若能同心辅朕之子,朕死亦瞑目矣!
    街门在东北角,五步台阶,门楼两侧角柱石镌刻有精美的“琴棋书画”图案。
    中国已知的宝石级钠柱石矿床仅有一处,位于新疆阿克陶县苏巴什达坂北其依达克附近。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佛家思想对这位迟暮之年的老人发挥着精神柱石的伟大作用,使之忍受了那些无情的批斗。
    结果表明,新疆南天山红柱石晶体化学特征与理想特征基本一致。
    公琰先生、休昭先生、叔延将军,你们皆是蜀汉柱石之臣啊。
    见识得多,经历得多,和研究得多,是学问的三大柱石。
    以高铝矾土、粘土、莫来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硅线石、红柱石和蓝晶石,用挤出成型法制备了蜂窝陶瓷。
    大卡拉苏花岗伟晶中的六方锥状绿柱石,垂直花岗伟晶岩脉壁定向晶出,与熔浆期后钠质交代作用关系密切。
    很多时候,词人都将作品题写在亭台楼阁、驿站邮亭、僧寺道观的墙壁及桥梁道路的柱石上,供来往行人观览传播。
    身为正道擎天柱石,太子徐心中正义滔天,在他眼里,但凡魔类,必然祸害人间,唯有一诛,方能还一方安宁。
    师门之中,若有青年才俊者,辄交互称誉,连章引举,荐于朝堂,怀黄佩紫,立身扬名,出将入相,担扛大任,堪称宗庙栋梁,国家柱石。
    红柱石属多晶型物,含蓝晶石和硅线石两种不同矿物。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汉字详情

    zhù [zh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Y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YG
    四角: 40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4) 像柱子的东西

    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英文翻译

    pillar, post; support; lean on

    方言集汇

    ◎ 粤语:cyu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cu3 [梅县腔] ch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chu1 chu3 [客英字典] chu5 [陆丰腔] chu1 [宝安腔] c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主上聲合口三等ɖʰĭudryox/diuu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