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查抄
(1) 清查并加以没收
词语解释
清查并没收犯罪者的财产等。
《红楼梦》第一○五回:“一言未了, 老赵 家奴番役,已经拉着本宅家人领路,分头查抄去了。”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其在京家产,著派 希拉布 前往查抄,毋庸稍有隐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老子是个 江苏 知县,署过几回事,临了闹了个大亏空,几乎要查抄家产,为此急死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 乾隆 时代的一定办法,是凡以文字获署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着重他的家产,乃在查看藏书和另外的文字,如果别有‘狂吠’,便可以一并治罪。”
引证解释
⒈ 清查并没收犯罪者的财产等。
引《红楼梦》第一〇五回:“一言未了, 老赵家奴番役,已经拉着本宅家人领路,分头查抄去了。”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其在京家产,著派希拉布前往查抄,毋庸稍有隐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老子是个江苏知县,署过几回事,临了闹了个大亏空,几乎要查抄家产,为此急死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乾隆时代的一定办法,是凡以文字获署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着重他的家产,乃在查看藏书和另外的文字,如果别有‘狂吠’,便可以一并治罪。”
查抄的国语词典
查明罪犯的家产并没收充公。
查抄的网络释义
查抄
查抄的翻译
查抄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á
名词
(1) (形声。从木,且声。本义:木筏)
(2) 同本义。同“楂”
有巨查浮于西海。——晋· 王嘉《拾遗记·唐尧》
(3) 又如:查影(筏影,船影);查头(船头)
(4) 树桩 。如:查儿(短而硬的胡子或头发)
(5) 树杈 。如:查卉(树木砍伐后的再生枝)
动词
(1) 审查,考查;检查 。如:查票;查勘(访查勘验)
(2) 调查 。如:查看(实地调查);查视(查看)
(3) 在参考书中寻找 。如:查字典;查书
(4) 另见
zhā
名词
(1) 渣滓 。如:查子账(不清不白的事);查秽(渣滓秽物)
(2) 棍、杖之类
懦弱底与它几下刀背,顽猾底与它一顿铁查。——宋·佚名《张协状元》
(3) 放纵不拘礼度的人
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封氏闻见记》
(4) 又如:查语(怪诞或不拘礼度的话);查谈(同查语);查查胡胡(咋咋呼呼。表示炫耀自己)
(5) 姓
动词
(1) 抓
既进争口,举手误查范臂。—— 南朝梁· 任昉《奏弹刘整》
(2) 张开;分开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西游记》
(3) 又如:查耳(张开耳朵);查沙(方言。张开,伸开)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ca3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台湾四县腔] ca2 [东莞腔] ca2 za5 [海陆丰腔] ca2 [客英字典] ca2 [宝安腔] ca2 | za1
◎ 潮州话:cê5(chhê) <姓>za1(tsa)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樝 | 側加 | 莊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dʒʰai | cra/tr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2) 同本义
(3) 掠取,抢掠 。如: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夺(抢劫掠夺);抄掠(搜劫他人财物)
(4) 抄写 。如:抄集(抄录编集);抄白(抄本;副本)
(5) 搜查并没收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抄籍(抄没并登记归公);抄没(查抄没收)
(7) 从侧面绕过去 。如:抄击(绕道击敌);抄近(走近路)
(8)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如:抄手;抄着腰(叉着腰)
(9) 顺手牵羊拿走 。如: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10) 迅速拿起 。如:抄起一把锹就走了
名词
匙子;小勺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1 [梅县腔] cau1 [沙头角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cau4 [陆丰腔] cau1 [宝安腔] cau1 [东莞腔] cau1
◎ 潮州话:c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䜈 | 楚交 | 初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chrau/chau | ʧʰ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