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检

sōu jiǎn [ sou jian]
繁体 搜檢
注音 ㄙㄡ ㄐ一ㄢˇ

词语释义

搜检 sōujiǎn

(1) 搜索检查

search

词语解释

  1. 搜查。

    晋 王嘉 《拾遗记·魏》:“搜检宫内及诸池井,不见有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苏峻 乱,诸 庾 逃散。 庾冰 时为 吴郡 ,单身奔亡…… 峻 赏募觅 冰 ,所在搜检甚急。”

  2. 翻检。

    明 唐顺之 《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於是日夜搜检故牘及访之邑之士大夫家,得户部支运折兑故事。”

  3. 指科举时代进出科场的搜身。

    《元史·选举志一》:“乡试、会试,许将《礼部韵略》外,餘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明史·选举志二》:“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朝庭奉旨要甄别在监读书的人,所以六堂合考。那日上头吩咐下来,解怀脱脚,认真搜检,就和乡试场一样。”

引证解释

⒈ 搜查。

晋王嘉《拾遗记·魏》:“搜检宫内及诸池井,不见有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苏峻乱,诸庾逃散。 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 峻赏募觅冰,所在搜检甚急。”

⒉ 翻检。

明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於是日夜搜检故牘及访之邑之士大夫家,得户部支运折兑故事。”

⒊ 指科举时代进出科场的搜身。

《元史·选举志一》:“乡试、会试,许将《礼部韵略》外,餘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
《明史·选举志二》:“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朝庭奉旨要甄别在监读书的人,所以六堂合考。那日上头吩咐下来,解怀脱脚,认真搜检,就和乡试场一样。”

搜检的国语词典

搜查检视。《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祖深搜检奸恶,不避强御,动致刑辟。」《西游记.第三四回》:「那魔头将身上细细搜检,却将那葫芦、净瓶都搜出来。」也作「搜简」。

搜检的网络释义

搜检

  • 搜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ōu jiǎn,意思是1.搜查。2.翻检。3.指科举时代进出科场的搜身。
  • 搜检造句

    搜检你的头和脊椎是否已成一向线不要弯曲。
    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国家工商管理局旧日公布,将去一年以内,直的保健食圃搏遭到民圆更宽厉的搜检。
    两个“不消费主义者”在搜检垃圾桶时发现了一个人类头骨。
    工匠门试了又试,每次铸模时他们都特别很是当心,而且每个人都搜检了模型。
    你可否搜检了电源插头并按了播放键了呢?
    然后在第三栏中打上搜检标识表记标帜。
    我们计划在星期天以前完成设备的搜检管事。
    风扶危死不承认,官府也没证据不好抓人,于是便成日来搜检,弄得无人敢来托镖。
    武警百余名防化兵进入爆炸核心区展开拉网式搜检。
    那段日子里,他天天都花一个多小时的时刻搜检我的功课。
    我们是依法进行搜检,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

    汉字详情

    sōu [sou]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VHC
    五行:
    仓颉: QHX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聚集 。如:搜斥(广为积聚)

    (2) 搜索;搜查

    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方言二》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3) 又如:搜弊(搜查弊端,弄清欺诈行为);搜猜(搜查,搜寻);搜筒(搜检,搜查);搜看(搜索检查,搜查);搜阅(搜查,查看);搜山煮海(严密搜查各个角落);搜伏(搜索隐伏之敌);搜刷(搜索)

    (4) 从事搜劫和掠夺 。如:遍搜她的书桌,拼命地寻找书写的材料

    (5) 寻求

    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 汉魏至于 齐梁,并加搜采。——《梁书·孔休源传》

    (6) 又如:搜剔(搜寻,寻找);搜遗(寻找、检查遗漏之处);搜须捉虱(竭力搜寻);搜刷(搜捕,清查);搜才(寻求贤才);搜句(寻求佳句);搜抉(搜求选择);搜吟(寻觅诗句);搜拔(寻求选拔);搜奇;搜采

    (7) 检查,检点

    不肯搜自己狂为,只待要觅别人破绽。——《西厢记》

    (8) 选择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世说新语》

    (9) 挖,掏

    着这逼绰刀子搜开这墙阿,磕掉我靠倒这墙。——《珠砂担》

    (10) 打猎

    春振旅以搜。——《汉书》

    (11) 消除,清除。通“埽”

    英文翻译

    search, seek;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sa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e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eu1 [东莞腔] sau1 [客英字典] seu1 sau1 [陆丰腔] seu1 [梅县腔] seu1 [宝安腔] siu1 [海陆丰腔] s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jiǎn [jia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MM
    四角: 489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2)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3)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4)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5)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6)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动词

    (1)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2)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3)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4)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5) 拣选,挑出 。如:检举(选拔;举荐)

    (6) 翻阅,查阅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7) 收拾,整理 。如:检场(收拾场地;收拾场地的人);检幅(修整边幅);检饬(整治);检晒(整理翻晒)

    (8) 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收聚

    检身若不及。——《书·伊训》。《正义》云:检,谓自摄敛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管子·山权数》

    形容词

    (1) 端正的 。如:检正(端正的操行);检著(正大精辟);检才(坏蛋;滑头)

    (2) 有法度的 。如:检检(有法度的样子)

    英文翻译

    check;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宋本广韵

    搜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