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蠶

zhà cán [ zuo can]
繁体 柞蚕

词语释义

柞蚕 zuòcán

(1) 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

tussah;pernyi silkworm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tussah;pernyi silkworm] 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

引用解释

蚕的一种。幼虫绿、黄或天蓝色等,食栎树叶。吐的丝是丝织品的重要原料。成虫全体被有黄褐色鳞毛,四翅各有一白色斑及斜条纹。柞蚕业起源于我国。《太平御览》卷八二五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绵,一本作“ 锦 ”。

柞蠶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比家蚕大,色绿,食柞、栎等叶,所吐的丝较桑蚕丝粗而黄,可取制为丝织品。其蛾黄褐色,间杂白色。

柞蠶的网络释义

柞蚕

  • 柞蚕,学名:Anther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 1855),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古称春蚕、槲蚕、栎蚕,也叫山蚕。一种吐丝昆虫 ,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茧可缫丝 ,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虫体可食用,可做药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资源。
  • 柞蚕起源于我国山东省鲁中南地区,其茧丝的产量仅次于家蚕。目前,柞蚕产业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贵州、四川等省区,日本、韩国、印度、朝鲜等国家也有少量分布。可以说柞蚕是我国的特色产业,柞蚕茧年产量已达到7万吨,其中辽宁省的柞蚕产量占到全国份额的80%和世界份额的70%。
  • 汉字详情

    zuò,zhà [zuo,zh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THF
    五行:
    仓颉: DOS
    四角: 48911

    详细解释

    zhà

    名词

    (1) 水名 。汉水支流

    旬水又东,南迳 旬阳县,与 柞水合。水西出 柞溪。——《水经注》

    (2) 另见 zuò

    zuò

    名词

    (1) 栎的通称 。栎属的乔木或灌木

    (2) 另见 zhà

    英文翻译

    oak; spinous evergreen tree; to clear away tre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6 zaak3 zo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a5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台湾四县腔] cok7 [客英字典] cok7 [海陆丰腔] cok7 [梅县腔] cok8
    ◎ 潮州话:z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落鐸開入聲開口一等cak/zaktsɑk
    cán [can]
    部首: 603
    笔画: 24
    五笔: AQAJ
    仓颉: MUALI
    四角: 11136

    英文翻译

    silkworms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m2 [梅县腔] cam2 [沙头角腔] cam2 [陆丰腔] cam3 [台湾四县腔] cam2 [宝安腔] cam2 [客英字典] cam2 [东莞腔] cam2 [客语拼音字汇] cam2
    ◎ 潮州话:coiⁿ5 [揭阳、潮阳]caiⁿ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含平聲開口一等zom/dzomdzʰɒm

    柞蠶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