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蠶
繁体
柞蚕
词语释义
柞蚕
(1) 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
英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tussah;pernyi silkworm] 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
引用解释
蚕的一种。幼虫绿、黄或天蓝色等,食栎树叶。吐的丝是丝织品的重要原料。成虫全体被有黄褐色鳞毛,四翅各有一白色斑及斜条纹。柞蚕业起源于我国。《太平御览》卷八二五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绵,一本作“ 锦 ”。
柞蠶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比家蚕大,色绿,食柞、栎等叶,所吐的丝较桑蚕丝粗而黄,可取制为丝织品。其蛾黄褐色,间杂白色。
柞蠶的网络释义
柞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à
名词
(1) 水名 。汉水支流
旬水又东,南迳 旬阳县,与 柞水合。水西出 柞溪。——《水经注》
(2) 另见
zuò
名词
(1) 栎的通称 。栎属的乔木或灌木
(2) 另见
英文翻译
oak; spinous evergreen tree; to clear away tre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6 zaak3 zo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a5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台湾四县腔] cok7 [客英字典] cok7 [海陆丰腔] cok7 [梅县腔] cok8
◎ 潮州话:za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a5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台湾四县腔] cok7 [客英字典] cok7 [海陆丰腔] cok7 [梅县腔] cok8
◎ 潮州话:z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作 | 則落 | 精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cak/zak | tsɑk |